您現在所在位置是:一般民眾 > 清心小棧

•本頁大綱 



▲Top

提升心靈健康
 1. 失眠了怎麼辦?
 2. 進行溝通時必須要做的事
 3. 進行溝通時應該避免做的事

療癒精神疾病
 1. 認識精神分裂症
 2. 認識躁鬱症
 3. 認識憂鬱症
 4. 認識焦慮症
 5. 服用藥物治療躁鬱症是否會成癮?
 6. 心情低落症藥物治療有效嗎?
 7. 抗憂鬱劑可以停用嗎?

促進自我瞭解
 1. 台灣人憂鬱量表
  (版權:李昱等人:台灣人憂鬱問卷之發
  展。長庚醫誌23(11):688-694,2000)
 2. 溝通-評估您的溝通方式


櫻花(病友作品)



▲Top

疾病、症狀篇

精神疾病是否真有神鬼之說?

躁鬱症患者,有按時服藥,家人帶出國旅遊,為什麼於回程中發病?

如何診斷憂鬱症,但為何治療一年後變成躁症?

精神疾病該如何預防遺傳,器質性精神病是否遺傳?

 

 

治療篇

何謂電痙攣療法(ECT)

精神科藥物要吃到什麼時候?何時可以減藥?

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復健治療?

如何讓病人接受服藥?

服用精神科藥物為何有藥物副作用?

家人服用鋰鹽,想睡怎麼辦?

服藥為什麼容易變胖需如何處理?

服藥須注意什麼?如何訓練患者服藥?

 

照顧篇

主要照顧者過世,病人麼辦?

精神疾病患者出現暴力行為,家人如何自我保護?

家屬該如何照顧病人?

病患適合結婚嗎?

如何預防暴力行為?

病人病情不穩又抗拒醫療時如何協助就醫?

如何分辨現實與幻覺?

康復之友協會是否可以提供就業機會?

精神病患可以康復嗎?

家人如何學習與病患溝通

 

 

疾病、症狀篇

問題1:精神病患者往往表示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或聽到我們聽不到的聲音,甚至有起乩現象,是否真有神鬼之說?
答:
  精神疾病的症狀包羅萬象,包括妄想(定義:無法動搖的錯誤信念)、幻覺(定義:不存在的知覺如聽幻覺或視幻覺)、情緒變化,如憂鬱、易怒。個案精神症狀的呈現常和本身的家庭環境、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有關;故常牽涉神鬼之說或有起乩的現象。相較民間信仰中的「乩童」,其只在執業場所才會起乩,且社會職業功能正常,故並非精神疾病的病情所致。▲回問題總表

問題2:躁鬱症患者,有按時服藥,家人帶出國旅遊,為什麼於回程中發病?
答:
  躁鬱症之病因研究顯示有1)生物時鐘障礙理論,支持的證據:如本疾患季節性的發作;對光敏感;及睡眠剝奪2)刺激理論 (kindling theory):抗癲癇藥物 (癲通CARBAMAZEPINE;帝拔癲DEPAKINE)對本疾患有效可間接獲得證實。而心理社會因子例如最近的生活壓力或缺乏社會支持等可能是促發因素。以上個案於旅遊中發病,可能原因為旅遊中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回問題總表

問題3:如何診斷憂鬱症,但為何治療一年後變成躁症?
答:
  診斷憂鬱証必須符合1.憂鬱心情2.失去興趣或喜樂3.體重下降4.失眠或嗜睡5.精神運動機動或遲滯6.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7.無價值或罪惡感8.思考或注意力減退9.反覆想到死亡等。於兩週期間內同時出現上述五項症狀。若在一段期間內異常持續出現高昂、開闊、易怒心情,持續至少一星期,則可診斷為躁鬱症。▲回問題總表

問題4:精神疾病該如何預防遺傳,器質性精神病是否遺傳?
答:
  精神疾病的遺傳比率一般人為3?,父母中一人為精神疾病患者遺傳率12﹪,父母兩人皆為精神疾病患者遺傳率為40﹪。目前尚無法確定是何種基因缺陷所導致,所以尚無法預防。發病原因仍需看個人體質及後天環境因素等。器質性精神病不會遺傳,多為外來因素造成,如腦傷、車禍、少數癲癇會遺傳。▲回問題總表

治療篇

問題1:何謂電痙攣療法(ECT)?
答:
  電痙攣療法(ECT),以人為方法引發類似癲癇發作,以改善精神症狀的療法。
  適用症:需在短期內達到治療效果或對藥物反應不好的精神症狀,包括有強烈自殺意念的憂鬱、妄
      想、幻聽、因精神症狀產生的僵直狀態、躁動等。
  禁忌:心律不整、心臟病、或腦傷的個案。
  副作用:記憶力受損,此為暫時性(通常為治療期間至結束後2個月內) 影響。▲回問題總表

問題2:
精神科藥物要吃到什麼時候?何時可以減藥?

答:
  以精神疾病的種類而言
  精神分裂症:第一次發作 需服藥一年
  第二次復發 需服藥五年
  第三次復發 需終生服藥
  躁鬱症:一次躁症發作,若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將持續三個月(這是所謂的自然病程)。故在此
      病程內,不可任意停藥,以免復發。
  憂鬱症:一次鬱症發作,需服用抗憂鬱劑半年。
  一般急性發作期經過治療症狀緩解後,醫師會透過會談了解個案的病情,調整藥物劑量。過程需和
  醫師密切合作,以免因擅自調藥造成身體不適。▲回問題總表

問題3: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復健治療
答: 
  需先了解為何精神病患需要復健治療?
  慢性精神病患因病情影響常見下列功能障礙包括:個人衛生及自我照顧能力、自我管理、人際關係、社交處理、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娛樂安排能力等,利用復健治療活動或環境的再造以來維持或增進病患上述功能,建立自信心,達到較佳的生活品質。其目的如下:
   1、 用以減輕精神症狀,預防復發並矯治反社會行為及怪異言談。
   2、 依據病患需要,重建其適應社會生活的技能。
   3、 建構支持性的環境以紓解過多的社會壓力,並排除不利於病患發展的因素,使其發揮角色功
     能。
  如何訂定復健治療計畫應包含哪些層面?
   1、減輕症狀,預防復發
   2、社會技能訓練
   3、評估及訓練病患尚存的功能及技能,使其發揮社會角色,融入家庭及社區生活中。
  精神復健的原則?
   1、 鼓勵精神病患及家屬積極參與復健治療活動,爭取社會福利及醫療資源,非被動者或被照顧
     者的角色。
   2、 復健治療計畫須有彈性。
   3、 發展醫、病之間長期、可靠和互信的治療關係。
   4、 根據病患之病情、對壓力的承受能力、環境中的支持度和可利用的社會資源,來決定適合個
     別病患需要的復鍵計畫。▲回問題總表

問題4:如何讓病人接受服藥?
答:
  精神科疾病是大腦的疾病;病情常會影響想法和行為,急性發作期個案常缺乏病識感,導致服藥順從性不好。所謂病識感,指的是瞭解自己的疾病成因與治療方式。故在急性期症狀緩解後建立個案的病識感,是加強個案服藥順從性的方法。▲回問題總表

問題5:服用精神科藥物為何有藥物副作用?
答:
  抗精神病藥物真正作用機轉至今尚未被完全瞭解,一般認為在於藉著對多巴胺接受器、正腎上腺素、及血清張力素的影響而發生作用。
  而產生的急性副作用如:
   急性不自主運動:肌肉緊張異常發作,頭部、背部、眼睛肌肉群痙攣會讓病人非常害怕。
   靜坐困難:病人無法靜止下來,不停走動,顯得煩躁不安,需藉著運動方能方能緩解腿部不適。
   巴金森式症狀:如動作緩慢或缺失病人轉動十身體顯得僵硬,步伐向前傾,快步小碎步,表情似
          戴著面具。身體的任何部位會有兩側性細微顫動,手指有數鈔票的動作。
   行為方面:鎮靜作用:顯嗜睡、搖晃、疲倦。
   自主神經方面:抗膽鹼副作用:視力模糊、便秘、心跳加速、尿瀦留、胃液分泌減少、口乾、口
          齒不清等副作用。
   心臟方面:姿勢性低血壓。▲回問題總表

問題6:家人服用鋰鹽,想睡怎麼辦?
答:
  Lithium常見的副作用有手抖、口乾、多尿、噁心、腸胃不適等,但一般而言,並不嚴重,均可以使用適當調整服用方式或是加上其他藥物來處理,在處理後均可以得到緩解。嚴重或是在中毒時出現的症狀如下:中樞神經系統:嗜睡、明顯的手抖、走路不穩、協調性變差等,嚴重時,甚至出現神智不清的現象。腸胃系統: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因為此藥物是由腎臟排泄,所以在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使用此藥物時,要小心調整劑量及時常監測血中濃度。此藥物在腎臟排出時,會與鈉離子產生競爭效果,所以病患在長期使用時,需要注意水分與鈉鹽的攝取,尤其在天氣炎熱時更需要注意。
  另一方面,此藥物長期使用有可能對腎臟有影響,所以需要定期檢查腎臟功能。病患出現上述症狀須與主治醫師聯絡。▲回問題總表

問題7:服藥為什麼容易變胖需如何處理?
答:
  精神科藥物藥理學多作用於人體多巴胺、血清素、組織胺等受體,除能改善患者症狀外,藥物副作用會引起患者食慾增加。而改善方法為,應注意患者飲食狀況(少糖、少澱粉、及少吃零食)及多安排運動。體重快速增加必須與醫師討論。▲回問題總表

問題8:服藥須注意什麼?如何訓練患者服藥?
答:
  必須了解病患服藥副作用、藥物名稱、劑量等,並須監測病患是否確實服藥,可利用藥盒訓練病人排藥、服藥,再由家長監控。▲回問題總表

照顧篇

問題1:主要照顧者過世,病人麼辦?
答:
  依精神衛生法第十四條,病人之保護順序為
   1. 監護人
   2. 配偶
   3. 父母
   4. 家屬
  若主要照顧者過世時則依上述訂保護人,若皆無保護人則依第十五條規定戶籍所在地之衛生主管機關為保護人,因此病人之相關事務則由衛生主管機關協助處理。▲回問題總表

問題2:精神疾病患者,出現暴力行為,家人如何自我保護?
答:
  病人出現暴力行為時會有前兆,因此需要學習辨識可能的訊息,包括情緒不安、目光不定、目露凶光、緊握拳頭、說話激動等
  家人處理原則:
   1.冷靜與安撫:家人一定要保持冷靜避免再刺激病人,以誠懇、簡潔的話試者安撫病人。
   2.求助:若安撫無效,為保護病人及自己安全,收拾周圍危險物品,或離開現場求援。
   3.就醫:若病人狀況無法改善,可請警察單位110,及聯絡119救護車護送就醫(依精神衛生法第
       22條)。▲回問題總表

問題3:家屬該如何照顧病人?
答:
  家屬首先必須學習同理心,了解病人是生病的受害者,多採包容、支持、與同理。如此方可了解病患行為並非故意,可減少對病患行為不諒解,責罵等。而能近而協助照顧。▲回問題總表

問題4:病患適合結婚嗎?
答:
  病患有交友、結婚的權利,但須做好事前評估、準備、心理輔導、婚姻諮商等工作,千萬不能存有順其自然,結婚沖喜等觀念。▲回問題總表

問題5:如何預防暴力行為?
答:
  暴力處理原則是不要刺激、恐嚇、批評患者,相對的必須給予限制,事件發生時必須保持冷靜、語氣溫和不大聲呼叫、避免直接或持續目光接觸或觸摸患者、不擋住門口,伺機離開現場,尋求協助。▲回問題總表

問題6:病人病情不穩又抗拒醫療時如何協助就醫?
答:
  已有法令協助當嚴重精神病患,拒絕就醫或有自傷、傷人之虞時,可通報衛生單位,透過緊急醫療網,及警察單位協助就醫。▲回問題總表

問題7:如何分辨現實與幻覺?
答:
  如何分辨現實與幻覺,重點為要有直接證據來證明,感覺只是間接證據只能提供參考。▲回問題總表

問題8:康復之友協會是否可以提供就業機會?
答:
  由精神科家屬所組成的民間團體,全省約有24家,這些團體與政府機關結合,可提供一些就業方案受惠病患。建議家長可多尋求支援與親自參觀了解。▲回問題總表

問題9:精神病患可以康復嗎?
答:
  精神病患可以康復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需了解康復並不是奇蹟的恢復以前的狀態,必須經過治療與復健的過程。▲回問題總表

問題10:家人如何學習與病患溝通
答:
  請謹記下列溝通要點
   1. 使用精簡、直接的語句。
   2. 保持溝通的內容簡潔;每一次只講及一個題目、一個方向;盡量具體。
   3. 將所有具刺激性程度降至最低;對精神病患者而言,巨大的聲音、堅持的態度及指責與批評的
    行為均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打擊。
   4. 你最好在他們情緒較為穩定後才再與他們對話,這樣你所傳遞的訊息才會有較理想的效果。
   5. 假設你跟患病親屬所講的話付諸流水時,你最好重覆有關的指示—謹記要有耐心。
   6. 保持親切及肯定的態度,若你認真地表達你的想法時,你的患病親屬將有較少機會誤解你的意
    思。溝通是我們與其他人相處的界線,所以請確定你的界線是健康及清晰。 ▲回問題總表

 


▲Top
編號 影片名稱 主講者 觀賞
影片一 廣泛性焦慮症 張明永醫師 觀賞
影片二 社交畏懼症 孫讚福醫師 觀賞
影片三 認識您吃的藥 曾憲洋醫師 觀賞
影片四 憂鬱症治療及原因 洪錦益醫師 觀賞
影片五 女性常見的憂鬱 蕭正誠醫師 觀賞
影片六 好的睡眠品質 許世杰醫師 觀賞
影片七 酒癮/藥癮與憂鬱症的關係 陳志根醫師 觀賞
•衛教資訊
•常見二十問
•衛教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