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教資訊

2017/1/9|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Sudden hearing deafness):在醫學上的定義為「在三天內發生,連續三個音頻聽力突然降低30分貝以上」。突發性耳聾並不會致死。在美國的統計,約一萬人中便有兩個發生。此病多發生於秋冬天(正藉流感盛行)。年紀大或有心血管病和糖尿病,膽固醇高之人士尤其要注意。突發性耳聾是一個較為緊急的病症。患者應盡快求醫以增加治癒的機會。

突發性耳聾的成因:一般來說,造成此病之原因可以歸類為下列數項:
1. 血管病變(如中風,缺氧,血管阻塞等):
2. 病毒感染或發炎(65%):許多可以造成腮腺炎、水痘、感冒等的病毒可以感染內耳耳蝸或聽神經,造成內耳炎(viral labyrinthitis)。導致突發性耳聾。
3. 迷路膜破裂(如潛水,碰撞或音量過大):
由於壓力突然改變,使得卵圓窗膜突然破裂,導致內外淋巴液的混合,破壞了離子之平衡。麻痺了電位,使得神經組織去極化受阻,導致突發性耳聾。
4. 耳神經腫瘤:1% 至2% 機會。

常見的臨床症狀:聽力突然損失,可以沒有其他病徵,聽力的損失多屬單側,但也有雙側者(2%)。
約有70%的病人伴有耳鳴,有時也會有暈眩。此外,也有耳內發脹的感覺,偶有頭痛等症狀。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雖然此病可能自己痊癒,但由於此病之真正原因尚未完全明白,因此不可以掉以輕心。此外,若是治療的越早,恢復的希望越大。一般來說,聽覺損壞越大(多於60 分貝損壞),康復機會越微。超過了三十日,能康復的機會很低。約有0.8 - 28% 患者會有復發機會。

常用之藥物如下:
1. 類固醇劑(Steroid):可以減少內耳發炎、水腫及纖維化。 
2. 血管擴張劑:增加內耳血流量,增強帶氧量,對於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因素皆有幫助。

附帶治療:
給予止暈藥及精神安定劑:藉此來控制伴發的暈眩及耳鳴。


右側突發性耳聾聽力圖

出處:高雄長庚耳鼻喉部


版權所有 © 網站內容為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 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瀏覽人次:367517

地址:83301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  電話:07-7317123

#2516(成人聽力)  #2517(成人語言) 
#8237(兒童聽力)  #8231(兒童語言)
#2533(耳鼻喉部) 
網頁負責人:何俊賢 (GSM:39801)
最近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