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教資訊

2017/1/9|呼吸道異物


前言
        呼吸道異物吸入是兒童常見意外事故之一,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缺氧性傷害,或甚至死亡。每年不知有多少小孩因為一時大意而造成終生的遺憾,如果家長平時能多做一分防範,則可避免如此不幸。

造成的原因
        幼兒個性好動、好奇心強,在小孩六個月大後,因已經可以隨意地抓取物品,例如玩具、彈珠、花生、果核等體積小的物件放入口中,當在嬉鬧或哭泣時很容易誤吸入氣管;體積較大者可能引致立即窒息,小異物在肺部可能導致肺炎、肺氣腫或肺塌陷。異物吸入的幼兒一開始可能只是咳嗽,而後也會有呼吸聲喘鳴、發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果家長沒有察覺,可能易被誤診為感冒、肺炎、支氣管炎,而無法得到正確治療。若証實為氣道異物,則要接受全身麻醉以硬式支氣管鏡摘除。

異物哽塞的居家處理
      
如果不幸意外發生異物哽噎,首先應注意患童之呼吸狀況,如果當時咳嗽厲害,但無發紺現象,應鼓勵繼續咳嗽,並立即送醫診治。如果當時患童無法呼吸或講話,手在喉部亂抓,臉部出現充血,嘴巴發黑,應馬上進行急救。

(一)對於年紀較小之幼兒,可把患童抱起成頭低腳高的位罝,以小臂托住其胸腹部,另一手在背後肩胛之間用力拍擊四次,如無效時則雙手在腹部向上推壓數次,對較大之兒童可以患童俯臥急救者腿上,作相同之急救步驟。

(二)對於年紀較大之幼兒,則可以哈姆立克法(Heimlich)來急救。其方法是急救者站於患童後方,雙手由後往前環抱患童,將一手握拳另一手放於其上並置放在患童的肚臍和胸骨的劍突間,用力向著患童的後上方撞擠,用以造成胸腔壓力增加而把哽住的異物擠出。

如何預防異物吸入
      
預防甚於治療。以下提供家裡有嬰幼兒的家長們幾點注意事項,希望儘量減少或避免意外發生。這些注意事項雖然簡單,但都是曾經付出慘痛代價家長所得到的寶貴經驗。

(一)針對家有週歲以下幼童之家庭,應把衣釦、銅板、小珠子或其他小物品放罝於小孩不容易隨手可得之地。

(二)進食時幼童最好安坐有圍杆的高椅子上;更不宜餵食花生、硬果、葡萄、爆米花或不易咬碎等食物。

(三)玩具方面要注意是否有容易脫落的小附件,免得小孩任意把玩具放嘴巴把玩,造成誤吞或嗆入氣管。

(四)較大之孩童則不要養成把東西往嘴裡放或邊吃邊走邊講話的習慣。

(長庚醫院衛教天地)

出處:高雄長庚耳鼻喉部


版權所有 © 網站內容為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 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瀏覽人次:367523

地址:83301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  電話:07-7317123

#2516(成人聽力)  #2517(成人語言) 
#8237(兒童聽力)  #8231(兒童語言)
#2533(耳鼻喉部) 
網頁負責人:何俊賢 (GSM:39801)
最近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