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
肥胖何以可怕? 隨著人類的文明,肥胖成為人類的一大隱憂,目前已證實肥胖症是導致罹病率及死亡率提高的重要原因。肥胖會增加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血脂異常、高血壓、冠狀心臟疾病、呼吸衰竭、關節炎及癌症的罹病率。你(妳)真的肥胖嗎?
所謂的肥胖是指脂肪組織的過剩,而非體重的增加。目前判斷肥胖度的方法很多,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標準體重法,體格指數及體脂肪測量。體格指數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一般認為,25以上為體重過重,30以上為肥胖。另一個比較可靠的辦法就是利用體脂測定儀來測試病人的體脂肪。女性以30%以上為肥胖;男性以25%以上為肥胖。
飲食習慣的調整,也是降低熱量攝取的方法,例如:
若是按照所消耗的熱能,每天減少500~1000大卡,每星期約可減重1~2磅,長期的減重計劃還必須配合運動。至於其他低熱量或極低熱量的減肥法,就必需在營養師及醫師的診療及追蹤下進行。
運動可增加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活動,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及熱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但「有氧運動」為最被推薦的運動種類,至於有氧運動的判定原則為符合下列四項條件者:
至於運動的頻率需每週三次以上,每次半小時至一小時。
近幾年來,台灣受歐美文化的影響,使得大家對肥胖帶來的慢性病有所警覺,也進而使國人開始使用減肥藥。目前市售的減肥藥很多,其中包括:phenylpropanolamine、phetermine、Benzphetamine…等似安非他命類藥品。從1996年「芬芳」(fenfluzamine and phentamine)在歐美上市,至1997年9月因其對心臟的併發症而遭到下市來看,可見藥品的安全實在令人擔心。但是無論您使用任何減肥藥物,請先跟醫師溝通。 其他的藥物,如減少脂肪吸收的Xanical,雖其效能能減少35%的脂肪吸收,但相對的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亦阻,況且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於歐美人士,其效果仍尚待研究。
對病態肥胖的病人,在以上各種方法皆無法達成時,可考慮外科手術來治療,主要基於以下二個原則:(1)使腸縮短以減少食物吸收,(2)縮小胃容積,以減少進食量。但其亦有其併發症如:嘔吐、吸收不良,而造成維他命缺乏、缺鐵性貧血、蛋白質和鈣質吸收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