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因為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與醫療照護的觀念不斷改進,或是由教師為中心舊有的教學方式漸漸轉移到以學員為中心的醫學教育,以上都促使醫學教育不斷快速改變,在醫學教育的許多新課題中,其中臨床學習評量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項(1)。
雖然傳統的”評量”及其理論是個已經發展成熟的科學,而在醫學教育的範疇中,學習者於臨床學習過程中,臨床能力的評量位於關鍵的地位,所以近年來許多教師與學者也投入臨床能力評量的研究。
台灣近年來醫師執照國家考試改革,將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納入醫師國考的資格考後,各醫學院校及教學醫院投入許多心力,極力發展以多元的臨床評量(或教學)來取代長久以來大部份只靠紙筆測驗的醫學教育養成成果驗收,例如操作型技能直接觀察評量(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 DOPS),個案導向之討論(Case-Based
Discussion, CbD),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CEX),360度回饋評量
(360-Degree Feedback),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測驗及學習護照(Portfolios)等。
除了醫師執照的變革,醫學教育也由醫學生與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Post-graduate
year, PGY),往下一波住院醫師訓練(Resident
RRC的改革推進,上個世紀末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提出的現代醫師需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包括:臨床照護病人能力
(patient care),完整與優質的專業醫學知識
(Medical knowledge),實作為基礎之終身、自我學習與改進
(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優質的專業精神及倫理
(Professionalism)及制度與體系下之醫療工作。這六項的核心能力使命,確實給現今的醫學教育帶來明確且完整的方向。
那當臨床教師或是計劃計畫負責人,如何以多元評量的方法,讓臨床教育的成果能完成前述六項核心能力的使命呢?其實這兩方面時能相互配合並達成事半功倍之效。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也針對以上提出一套對臨床教學與評量方法的選擇,稱之為成效計劃(Outcome
Project, ACGME, 2000),其中六大核心能力再分別細分次能力為:
1.“臨床照護病人能力”包含九項次能力:關心及尊重的態度、面談技巧、醫療決策告知、發展與執行醫療計畫、照會與衛教能力、身體檢查、醫療技術、預防醫學服務、團隊合作。
2.“完整與優質的專業醫學知識”包含兩項次能力:
問題探討與分析思考、利用科學研究的實證精神
3.“實作為基礎之終身、自我學習與改進”包含五項次能力:
問題分析自身執業改善的需求、利用科學研究的實證精神、研究與統計的應用、資訊應用的技術、促進同儕的學習。
4.“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包含兩項次能力:
營造醫病關係,聆聽技巧。
5.“優質的專業精神及倫理”包含三項次能力:
尊重與同理心的展現、注重倫理精神、對於不同文化、年齡等差異之敏感度。
6.“制度與體系下之醫療工作”包含四項次能力:
了解團體制度之互動與執業、了解執業與健保制度、顧及效益的執業、向病人宣導健康照護系統。
當以上許多的次能力需要被導入教學計畫及學習評量,他們也列出十三種常用的醫學臨床評量方法,並製成一個彙總表以供六大何能力之各次能力的教學與評量選擇。
在這裡引用並稍微修改此表以更符合現今台灣醫學教育的現況與習慣,並稍加說明其中的評量選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