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過了數十年努力研究,
子癲前症的病因仍然不十分清楚所以只能把它當做未知的症候群來看待.
有一些理論關於子癲前症的機制被假設出來,這些機制大部份是進20年內被提出:
有些人認為是滋養層細胞之分化和侵入子宮肌肉層之不良,或是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不良,或是免疫機制對父親之抗原調適不良,或是過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
或是血管形成因子跟抗血管形成因子之不平衡.
因為有這些理論被發現,
學者就找出不少針對子癲前症之危險因子出來.
這些因子大部份是既存的,
所以在懷孕之前或者是早期懷孕時期就可以被找出來.
所以子癲前症之病因在各種不同危險性之婦女身上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前一胎懷孕有子癲前症之婦女在懷下一胎產生子癲前症之機率跟預後會隨著第一胎產生子癲前症之原因不同而不同.
對臨床醫師來說,因為有這些研究人員的努力,
我們有機會也有責任在媽媽沒有懷孕或者是懷孕初期就把高危險得到或者是重複得到子癲前症之婦女找出來.
因為努力的把高危險得到子癲前症或者是重複得到子癲前症之婦女找出來,我們可以把這些婦女的健康情況加以控制改善,
而且小心的去處理這些婦女在懷孕之時的母子健康問題.
如果一個婦女曾經在前一胎面臨子癲前症的為害,
甚至是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應該被好好的關心及資詢.
而且要告訴她在婦產科醫師的努力之下經由密切的觀察
早期發現併發症及適時的生產,
再次懷孕的結果應該可以被改善.
對於曾經面臨子癲前症的婦女,
我們也要提醒他們日後會有比較高的機會產生心血管疾病.
如何去處理上前一胎面臨子癲前症之婦女
- 在懷孕之前
- 找出危險因子.
- 回顧上一胎的懷孕結果.
- 把準媽媽的健康情況維持到最佳狀況.
- 懷孕早期
- 安排超音波去知道胎兒數目.
- 安排基本的生化檢查去評估媽媽的代謝狀況.
- 安排基本的尿液檢查.
- 如果有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開始給低劑量的Aspirin跟Heparin; 如果沒有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則從12
週開始給低劑量的Aspirin.
- 懷孕中期
- 觀察有無子癲前症之症狀.
- 18~22 週 安排高層次超音波
- 18~22 週 進行子宮都卜勒 (Doppler, uterine
artery) 檢查.
- 懷孕後期
- 觀察有無子癲前症之症狀.
- 嚴密的胎兒監視:
包含使用胎心監測及都卜勒超音波,
媽媽血液生化檢查及找出一個適當的生產時機
- 如果有嚴重的高血壓,
胎兒生長遲疑或子癲前症則要住院.
- 生產之後
- 告訴媽媽在有關於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缺血行中風機率之情況.
- 告訴媽媽要密切追蹤自己的身體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