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是導致母體及胎兒發生周產期罹病及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衛生署統計,過去5年台灣地區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三大原因分別是:羊水栓塞、子癲前症以及產後大出血。另一方面,治療子癲前症最有效的方法是將胎兒(含胎盤)分娩出來。根據估計,約有15%的早產兒是因為為了控制母親子癲前症病情而不得不被提早分娩出來。顯示子癲前症是婦產科醫生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子癲前症的發生率,在歐美國家大約是在5-7%左右,依研究調查的族群而有差異。目前醫學界對子癲前症發生的原因仍不清楚,因此,找出那些人是罹患子癲前症的高危險群,並給予適當照護,來避免不良周產期預後的發生,也就更加地重要了。遺憾的是,文獻上有關子癲前症的研究,絕大多數都是針對歐美族群而進行。相對地,有關亞洲人種族群的研究則是付之闕如。
究竟子癲前症在台灣地區的盛行率如何?以及那些婦女是屬於高危險群必須要小心照護呢?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利用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生產紀錄電腦資料庫,分析自1990年7月到1998年9月間,共計37287筆的生產紀錄。懷孕合併慢性高血壓或有胎兒先天性畸形者,則被排除在研究分析之外。另外,如果某個婦女在這8年期間有一次以上的生產紀錄,那麼我們就隨機取其中一次納入分析,以避免不當地重覆加權計重這類病患的某些特質。我們的研究目的有三:第一、調查子癲前症在台灣婦女的盛行率;第二、瞭解子癲前症孕婦發生母體併發症和不良周產期的情形;以及第三、分析與子癲前症發生有關的可能危險因子,包括:生產時的年齡、胎次、產次、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多胞胎、受孕方式、胎兒性別、過去產科史(先前曾發生子癲前症、胎兒死亡或流產)、糖尿病、孕期中泌尿道感染、孕期中持續工作以及子宮肌瘤等等。我們使用多變項邏輯迴歸分析法(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來調整各危險因子之間的相關性。
總共有29735筆生產紀錄納入分析,其中有415位產婦合併有子癲前症,所以盛行率大約是1.4%左右。和正常的孕婦比較,子癲前症產婦的胎兒的確有較高的機會發生不良的周產期預後,包括:早產、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1分鐘及5分鐘的Apgar計分小於7、轉送新生兒加護病房以及新生兒死亡。另外,罹有子癲前症的孕婦也有較高的機會接受剖腹生產以及發生胎盤早期剝離。
利用多變項邏輯迴歸法分析後發現,先前罹患子癲前症的婦女,再發得到子癲前症的機會是一般孕婦的6.3倍。懷多胞胎的孕婦發生子癲前症的危險性也比單胞胎孕婦高3.6倍。另外,孕前肥胖(BMI>24.2 kg/m2)以及年齡大於34歲的婦女罹患子癲前症的機會分別增加2.4倍及1.8倍。其他如職業婦女、初產婦以及孕期中曾發生泌尿道感染者,也是罹患子癲前症的危險族群。相反地,孕前較瘦(BMI<19.8 kg/m2)的婦女,比較不容易發生子癲前症。
我們的報告是截至目前針對亞洲婦女族群進行子癲前症危險因子分析最大的一項研究。研究內容顯現幾個重要訊息:
- 子癲前症在台灣孕婦的盛行率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是比較低一點,大約在1.4%左右。我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差異,或許是由於種族、營養、基因或環境因素所造成。
- 基本上我們的結果支持多數前人的發現,顯示曾罹患子癲前症、多胞胎、初次懷孕、高齡懷孕以及孕前肥胖等因子,與子癲前症的發生有統計上的正相關性,雖然相對危險性的程度略有不同。
- 我們發現職業婦女有比較高的機會會發生子癲前症,或許是因為工作壓力誘發的緣故,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 懷孕前偏瘦的婦女比較不容易罹患子癲前症,似乎顯示孕前營養狀態對子癲前症發生的影響。
我們的研究呈現珍貴的本土資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台灣地區孕婦以及婦產科醫護人員參考,進一步促進國人孕期健康的照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