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社會的進步發展,競爭激烈,普遍造成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增加,再加上環境污染等其他因素,不孕症的病人也就日漸增多了。拜人工生殖醫學的進步,許多不孕夫婦的生育難題已能藉由醫學解決,但相對的多胞胎妊娠的機率也就越來越高。這又面臨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妊娠併發症的增加,尤其是早產的機率,更是比一般單胞胎妊娠來的高。這對個人,家庭,甚至整個社會,國家,都可能會造成沈重的負擔。
依據筆者統計民國91年度長庚醫院林口院區全年度的生產總數,總共有4665位產婦生產,其中多胞胎妊娠共有141位(包括7位三胞胎)。而這些多胞胎妊娠中,發生流產(小於20週)的有4位(2.8%),而早產(大於20週而小於37週)的有94位(66.7%),真正足月生產(大於37週)的43位(30.5%),而在所有早產的病例中,多胞胎妊娠就佔了12.7%(94/743)。由此可見,對於多胞胎妊娠的孕婦,無論是產科醫師,護理人員,家人,或是孕婦本身,都需要對孕婦多付出關心與愛心,隨時注意如何避免早產的發生。
多胞胎妊娠之所以會容易發生早產,原因有許多,簡單說明如下:
- 過度撐大的子宮
子宮內容納兩個胎兒,總是會比容納一個胎兒(同週數)來的佔體積,加上也比較容易發生羊水過多的情形,都會讓子宮過度撐大而造成子宮肌肉不穩定,隨時會發生子宮收縮,此外也比較容易發生早期破水,因此增加了早產的機率。
- 妊娠併發症
如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不論是對母體,或是胎兒,都可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在產科醫師多方評估後,基於醫療上的需要也可能會建議及早終止妊娠,當然早產也就避免不了了。
- 母體不適
一個過度撐大的子宮,對於孕婦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除了體態上的重心改變造成腰酸背痛,或是雙腳舉步維艱,也會因腹腔內臟器上移壓迫,造成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胃酸逆流。若情況未能改善或是加重,有時也是需要考慮提早生產。
- 胎兒因素
例如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TTTS,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除了羊水過多可能造成的早產之外,雙胞胎胎兒本身的健康狀況(一過大,一過小),也是決定是否需要提早生產的考慮因素。但隨著醫學的進步,許多子宮內胎兒治療的方法正在發展,例如胎兒鏡,雷射燒灼胎盤相通血管,或是電燒凝固臍帶,藥物注射阻塞臍帶血管,都是針對這種多胞胎妊娠特有併發症發展的新醫療技術。目前本院已有多例經驗,技術已漸成熟,在國內首屈一指。
目前對於多胞胎妊娠的生產,幾乎都偏好採用剖腹生產。但若胎位皆是頭位,產科醫師也有接生多胞胎的經驗,加上孕婦本身也有意願自然生產,不妨嘗試自然生產。但無論是剖腹生產或是自然生產,都有它的危險性,尤其是對於早產的案例。以剖腹產來說,無論是單胞或多胞胎,尚未足月的子宮(尤其是妊娠七,八個月的時候),子宮的下段部位(lower segment)並未形成,剖腹產在子宮的下刀部位仍然有一定厚度的子宮肌層,而這可能會影響胎兒的順利娩出,必要時需做反T(invert T)切開以利胎兒娩出,而這就會增加了手術中的流血量及手術時間,對子宮的傷害也就更大了。若採自然生產,第一個胎兒娩出後,第二個胎兒若未能馬上娩出,就必須特別注意胎兒的情況,因為很有可能發生胎盤早期剝離,造成胎兒窘迫需緊急接受剖腹生產的情形。對於週數特別小的早產兒,若採自然陰道生產,比較容易因陰道擠壓造成顱內出血的情形,若採剖腹產,對於子宮的傷害就如前述。所以對於週數特別小的多胞胎妊娠,如何生產就要深思熟慮了。
多胞胎妊娠案例,在可見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多,發生早產的案例也會越來越多。冀望將來產科學,新生兒科學及生殖醫學都能有進一步的突破及整合,從孕前,孕中及產後完整照護孕婦及胎兒,以減少多胞胎早產的併發症,並提升早產兒的照護,減低個人及社會的沈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