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6期
 

Effects of Host Genomic Alterations on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Associated Cervical Cancer
人類乳突病毒相關之子宮頸癌與宿主基因體變異的關係

林口院區主治醫師趙安琪

   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台灣婦女死亡原因的第五位。目前,流型病學的證據顯示,子宮頸癌前期或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已指向致癌型人類乳突病毒。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相關。雖然這種病毒的感染一般為短暫性的,而且90%以上在三年內會消失,但是其餘的病人仍能有持續性的感染。更重要的是,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時,有部分病人會導致子宮頸癌之發生。

  我們大致知道:和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的子宮頸癌前期及子宮頸癌的產生過程中,必須有基因突變(包括腫瘤抑制基因)及持續性的病毒感染,而且一些人體免疫因子的變化也會影響病變嚴重性的演化,最後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另一方面,我們仍無法完全理解:為何有一些婦女暴露於致癌型乳突病毒的持續情形下卻不會發生子宮頸癌?這些現象顯示個人體質的差異性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人類乳突病毒與宿主獨特基因体變異(即個人體質)相互影響的機制是目前亟需了解的。在我的學習課程中嘗試回答的問題以兩個層次來探討宿主的diathesis for disease susceptibility,分別是:

  1. 以genomic microarrays(Micro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來偵測同一位HPV(+)的子宮頸癌病人的癌組織與鄰近之正常子宮頸genomic region的amplifications或deletions。
    在這一層次,將利用長庚醫院Genomic Medicine Research Core LaboratoryGMRCL)核心設備中所提供的Genomic Microarrays,每片Slide上有數千點以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BAC)製備的人類genomic DNA fragments,每個fragments可達100~300kb。在這一層次上,我們可看到正常與異常組織細胞中,大到數百kbgenomic variations。一旦我們找到specific disease-associated genomic variation,該變異區段將是我們要繼續鑽研更微小變異之區域。
  2. 在微小到單核酸變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的層次上,將採用Affymetrix所研發的HuSNP slides,每片該種Oligonucleotide Slide上有高達40萬點,以20種oligonucleotide spots來涵蓋每個SNP site,再加上duplications,一片slide可同時分析一萬個SNP sites。
    在此一層次的研究上,將從同是HPV持續感染的病人族群中,致力於比較「產生子宮頸癌之病人」及「沒有產生子宮頸癌之婦女」的SNP差異,而這些genomic DNA則由抽血取得之WBC分離出來即可。在這一SNP層次的研究中,希望能找到與host diathesis for cancer susceptibility有關之SNP,至今文獻上只有廖廖可數的SNP sites被報告與HPV-associated cervical cancer有關,而且多數是歐美族群之報告,在華人族群是否有同樣情況尚不清楚;但也會在本研究之最後階段中,以Matrix-assisted Laser Desc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MALDI-TOF)質譜分析加以確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