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6期
 

衛生教育是預防醫學的核心

林口院區 主治醫師周宏學

  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但是從事醫護工作的人員,常真正遇到的工作大都是治療性的工作,也都以治療的成效作為工作評估的指標。醫學的進展從古早的症狀治療到針對疾病發生之後的治療,終將進入疾病發生之前的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將是一浩大的領域,疫苗接種、癌症篩檢、甚至基因檢查,都將是醫護人員工作的重要目標,但是預防醫學不僅是醫護人員的工作,也是社會大眾的事情。

  或許醫護人員可以把肺癌的病因學、病理學、各種方式的治療研究得非常透徹,大家忙得非常有績效,非常有成就感,但是不如勸導大眾不要抽煙,注意廚房的油煙,注意生活環境的空氣污染。現在大家已經知道抽煙有害健康,也接受不在公眾場所、醫療院所、飛機場等場所抽煙的觀念,抽煙的人也認知抽煙不只是自己個人的事,抽煙不可以妨害他人,這就是衛生教育。

  或許醫護人員可以把子宮頸癌的病因學、病理學、各種方式的治療研究得非常透徹,大家忙得非常有績效,非常有成就感,但是不如勸導婦女多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把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流程規劃得非常完善,把每個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提供方便舒適隱密的空間,讓婦女願意到醫療院所做抹片檢查。抹片結果要正確迅速的傳達給檢查的婦女,不要因些微的細胞變異,造成極大的恐慌;不要因輕微的發炎,增加往返醫療院所次數;不要誘導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查(如螢光棒),才能贏得病患的信任。要鼓勵基層的公衛護士,因為他們做了最大的貢獻,他們為民眾做最多的衛生教育。

  但是衛生教育的功能不僅是如此,衛生教育更重要的是說服的功能。衛生署決策官員,應多把醫療資源分配給預防醫學,其中一部分應是做民眾的衛生教育。說服醫師要把功勞(金錢以及榮譽)多給護理人員,說服婦女做抹片檢查可以預防子宮頸癌。但是否可以說服多年無故不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婦女,應該處以罰款,則會有爭議。但是騎機車應該戴安全帽,不戴安全帽應該處罰卻也是被接受的觀念。騎士不戴安全帽的理由是出事受傷自己負責,但政府的政策卻是說服社會大眾,雖然受傷的是騎士自己,浪費的卻是全民的資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