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婦產科通訊主編來電要我寫一篇有關於超音波的文章,剛好是我參加今年世界婦產科超音波年會回國的第一天。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下筆,回想婦產科超音波的引進尚屬非常早期,比起現今的試管嬰兒、人工生殖、婦產科內試鏡手術及其他先進之婦產科手術都還要更早;但是顯然在科技領先之趨勢下,老實說除了趙安祥醫師的胎內治療獨步全國外,胎兒心臟超音波因為國內醫院介入較少,雖然婦產科超音波較為大家耳熟能詳,可惜在婦產科學界中之地位已大不如前。所幸邱宗鴻醫師於胎兒器官測量之基礎研究以及科內超音波教學之熱忱,尚能給予全科系之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及醫學系學生充分學習之機會。
這次參加在紐約舉辦之第12屆世界婦產科超音波年會,我特別花時間與各國之超音波領導者會談有關超音波教育課程與教學,其中比較特殊的例子是匈牙利國內超音波醫學會有設立分級制度,依照超音波掃描及判讀之能力分成4等級,其中還列有評估之方法以便能逐級升等,這顯然是較被動之方法,不過以目前超音波國內之訓練稍嫌鬆散,但也不失為一種可採用的參考方式。
反觀婦產部之超音波教學及訓練,一開始制定Master plan時,皆把此部份訓練包含進去,如:R1之超音波訓練就分配給專長於超音波之醫師,希冀能藉此得到就近之教學;如前一兩年之周季儒、黃詩穎、蕭勝文、陳慧瑜及謝佳琳等醫師跟著我的那個月,本人都會希望能到5樓周產中心觀摩學習產前診斷之方法、做法及操作,又顧慮住院醫師上刀之時間性,就把操作高層次超音波時間調整為一個上午、一個下午時段,尤其是星期一下午,一般上刀之機會較少,理論上會有較長的時間學習。另一方面台北婦產科系於去年開始門診引進攜帶型超音波後,也可利用門診時段做小規模之教學,然後再與手術後或生產後之最終診斷做一確定與比較。
事實上對於這幾年超音波在科內之教學包括本人在內,幾乎鮮少有住院醫師滿意教學狀況,一方面在基本訓練上,生長測量與評估本來設定於門診超音波室施行,但目前侷限於超音波檢查量過於龐大,讓住院醫師尤其是R1親自操作者,少之又少,加上住院醫師之測量時間遠多於技術人員,往往一做下去,後面不耐等候之病人就會怨聲載道,讓位於第一線門診超音波之訓練面臨窘境,比起開刀房內之手術指導困難度高出很多。
至於門診之訓練,目前住院醫師之參予度也不高,雖然上午因為排刀關係較少有機會參予,但在台北婦產科系下午之排刀理論上應有門診訓練之機會,有時會看到部分住院醫師有時間在圖書室上網,反倒沒時間到門診跟診,因此喪失許多學習之機會。當然首先是身為指導老師的我們應該自我檢討是否沒有認真教學,因為沒有好的教學內容或是教學材料,讓住院醫師喪失學習之動力;另一方面是否在醫學倫理方面沒有正確教導學生,如何瞭解病人、如何解除病人之病痛是遠比「開刀!開刀!」還要更為重要!
我們常說超音波是婦產科醫師們之「第三隻手」,如何利用第三隻手造福我們的病人則是當務之際,儘管超音波之檢查並非萬能,但在我們日常行醫過程中所附加之方便性,卻仍有目前無可取代之地位,尤其當今我們婦產科超音波所使用儀器皆非常精密,再加上指導團隊之努力,相信加強導生之間互動,會使超音波之技術與新知能代代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