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5期
 
優質胎兒規劃 -以子宮為起點的健康發展模式

鄭博仁

   九月二日民生報醫藥新聞版一則醒目新聞標題「預防高血壓,胎兒期就要開始」,令人印象深刻。此則新聞忠實報導了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五屆國際脂肪酸大會」中,最重要的突破性專論「週產期胎兒補充Ω3不飽和脂肪酸,以免長大後罹患高血壓」的菁華。

  筆者印象所及,這是國內第一則有關胎兒規劃(Fetal programming)的醫藥新聞報導,而該論文也是國內正式醫學會議中,首次正式亮相的胎兒規劃之研究論述。

  1987國學者巴克博士(Baker DJP)在進行心臟病流行病學的調查中,意外發現成人心臟病發生率與患者出生時的基本資料息息相關。進一步作相關追蹤研究,而提出胎兒規劃的概念後,「子宮環境決定疾病」的新論調,於焉成型。巴克博士利用最原始的研究材料及方法,卻提出了一個超越遺傳與演化論的慢性疾病新觀點。

  用較口語化的方式來解釋,胎兒規劃及即是在為諸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過敏症及乳癌等慢性病病因,作子宮內尋根的工作。

  人類在子宮內發育時期,分為兩階段,分別是胚胎期及胎兒期。胚胎期即妊娠零至八週,主要是進行細胞分化,所以又稱為致畸型作用期;子宮遭受致畸物侵襲時,容易導致流產、胎兒畸形、先天異常等,出生後立即可見的現象。妊娠九至三十週則是胎兒期,此期細胞成長速度最快,故又稱為胎兒規劃期;這時胎兒對子宮內營養狀況特別敏感,也往往因營養失調而導致胎兒發育異常,並為此一個體在三、五十年後的健康狀況埋下禍根。

  子宮內的胚胎可藉由各種不同的作用機轉達成胎兒規劃。這些機轉包括:改變基因訊息、器官細胞數不足、細胞株選擇性成長、釋放荷爾蒙、改變荷爾蒙受器敏感度等。大部份的研究皆證實胎兒規劃的影響是終其一生,而且可能是代代相傳的。

  近幾年來,拜基因體學(genomics),蛋白質體學(proteomics)及生物資訊學(bioinfornatics)等強勢新科技之賜,從子宮內環境至成長後健康表現各階段中胎兒規劃所扮演的角色逐次被揭露。巴克博士所提出的胎兒規劃也從假說(hypothesis),正式進階至理論(theory)的學問行列之一。胎兒規劃學已儼然成為近期流行病學、優生醫學、遺傳醫學研究的主流之一;更是這幾年來歐美主流媒體及尖端生物醫學期刊青睞報導的當紅炸子雞。

  筆者在2000923日曾以「優質胎兒規劃-以子宮為起點的健康發展模式」為題,在林口長庚醫院做全院性演講。這二年期間,Fetal programming從假說到理論從流行病調查到基因研究,Google搜尋資料從個位數至近二萬筆,文獻發表數以百倍速成長,研究中心從無到有〈全球已有二個以胎兒規劃為研究主體的機構,分別是位於英國Southamptom大學的「成人疾病的胎兒起源研究中心」(Fetal origin of adult disease division),以及由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和紐約大學合作設立的「胎兒規劃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Fetal programming),二中心皆已開放博士後研究員的申請,其進展不可謂不快。很可惜的是,國內生物醫學界,似乎很少人以嗅出此一訊息。

  近代胎兒規劃學的發展與健康政策(healthy policy)、臨床實務(clinical practice)及研究領域(research)息息相關。健康政策上,對新生兒出生記錄(體重、身長、頭圍、皮膚厚度、前臂圍、股骨長度及胎盤重量),應強制作詳實記載並完整留存,是一個進步的政府應有的做法。

  臨床實務上,醫護人員應更仔細評估婦女的孕前及孕期的體重變化及營養攝取,同時在孕期用藥、生殖科技操作時,應把胎兒規劃列為評估準則之一。在研究領域上,應以母體及

  胎兒生理學、人口學、族群學、營養學、內分泌學、基因學為基礎,結合臨床醫學(例如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乳癌、骨質疏鬆症等)各次專科,從預測、偵查、診斷、追蹤、預防循序漸進,發展出以胎兒規劃為本的健康維護新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