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4期
 
三度空間立體超音波在人工生殖上的應用

吳憲銘

引言

三度空間立體超音波在近幾年來蓬勃發展,由於立體超音波具有許多優點,包括影像重組、可以隨意觀察任何三度空間切面、計算體積容量、精準計算出特定區域的血流分布…等等。所以不僅廣泛應用於產前胎兒的評估,且應用於婦科腫瘤及先天子宮異常的評估,也由於上述的優點,三度空間立體超音波應用於人工生殖的好處,是可以預見的。

應用

臨床上,立體超音波在人工生殖上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 計算卵巢卵泡的體積及血流分布,以幫助成熟卵泡的評估。
    成長中的卵泡由於彼此之間的擠壓,容易形成卵泡外形的改變,當經由平面二度超音波測量時,容易造成誤差,而三度立體超音波,則可以克服此項缺點,正確量出卵泡真正的體積與大小。
    對於卵巢水泡及真正卵巢卵泡的區別,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利用立體超音波於排卵之前(卵泡大小大於15mm)偵測顆粒性細胞團(granulosa cell mass; cumulus),當看到顆粒性細胞團,才是真正接近成熟的卵泡。
  • 對於多卵泡卵巢(PCO)及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可經由卵巢體積計算,來偵測其發生。
    經由立體超音波測量多卵泡卵巢症候群(PCOS)的卵巢,可發現卵巢的大小、體積及卵巢實質(Stroma)的體積都有明顯的增加,另外使用三維能量都卜勒超音波(3D power Doppler)偵測卵巢實質(Stroma),發現其血流量也有明顯增加的現象。
  • 計算子宮內膜體積及血流分布,來預測子宮內膜對胚胎著床的接受度。
    除了傳統平面超音波提供子宮內膜厚度及生長形態,來預測子宮內膜對胚胎的接受度,立體三度超音波可經由計算子宮內膜體積、血流分布的變化,進一步預測子宮內膜對胚胎著床的接受度。
  • 對於先天子宮異常的不孕症患者,提供一個非侵入性的良好診斷工具
    傳統上,正確診斷先天子宮異常,常常必須經由侵入性的腹腔鏡及子宮鏡檢查,立體超音波提供一個非侵入性的診斷方式。
  • 經由三度空間立體輸卵管子宮攝影,來評估輸卵管是否阻塞
    傳統輸卵管子宮攝影,必須使用顯影劑及在X光暴露之下完成檢查,立體超音波則可以克服此項缺點。

結論

不孕症的原因林林總總,找出不孕症患者的原因並進而解決其原因,應用人工生殖技術幫助其達成懷孕生子,是從事生殖醫學的醫師責無旁貸的責任;由於電腦科技日新月異,立體超音波的發展也將是突飛猛進,應用進步的超音波來幫助不孕症患者,做非侵入性、無輻射線暴露且更精準的檢查,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