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4期
 
人工輔助卵孵化

洪上國

  人工生殖的治療過程,從打針,取卵,卵子受精,受精卵分裂乃至於胚胎的早期發育,大部份都能在醫師的掌控之下,而人工生殖的成功與否,最後取決於胚和子宮內膜之間的交互作用。胚胎是否能夠著床,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其中之一,便是胚胎能否成功的孵化,掙脫透明帶的束縛而著床。

  在胚胎準備孵化之前,透明帶會變成不規則及變薄。Cohen 早在1989年便發現透明帶會變成不規則及變薄的胚胎,著床的成功率大於透明帶厚度均勻且較厚的胚胎,這是因為透明帶變化意味著胚胎的即將孵化。而如果透明帶的厚度大於15μm時,胚胎也會有不易著床的問題。而除了透明帶厚度及一致性之外,透明帶的堅硬度也是影響胚胎是否能夠孵化以及著床成功的因素。在試管嬰兒的治療之中,胚胎的培養環境可能會使得透明帶變得堅硬而不易孵化,而導致無法順利懷孕。此外,卵巢功能不好,以及冷凍胚胎,都會影響到透明帶的透明帶的堅硬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Cohen 1992年出了人工輔助卵孵化的技術,以一種稱為Tyrode’s solution 的酸將透明帶溶一個小洞,以便讓胚胎能夠順利的孵化,當時這個技術似乎能夠提高懷孕率。然而後繼的研究並?有一致的結論,有的結果認為以Tyrode’s solution進行人工輔助卵孵化有提高懷孕率有所助益,有的郤得到相反的結論。因此有人便以穿刺透明帶的方式來取代Tyrode’s solution,以減少酸所帶來的影響,然而結果仍舊衷一是。

  在透明帶打洞的方式並未帶來好處,原因可能是因為透明帶突然打開,使得透明帶內外的滲透壓及離子濃度的突然改變,或是Tyrode’s solution造成酸鹼值改變,而造成受精卵的損傷。因此有其他的學者改用以Tyrode’s solution將透明帶削薄的方式,來製造透明帶的不一致性,看這樣子是否能夠提高懷孕率。初期的研究報告似乎對高齡及試管嬰兒反覆失敗的婦女有明顯助益。但是後來仍是有部份報告認為沒有差異,因此人工輔助卵孵化對特定的對象是否有所幫助,一直都有爭議。

  近年來由於遠紅外線雷射的發展,使得以精準的雷射技術應用在人工輔助卵孵化變得可能。遠紅外線雷射最大的好處,在於不需更換培養液便可使用,同時在精確的控制之下,雷射所發出的熱傷害極小,對受精卵的影響是微乎其微。而使用雷射時受精卵的在顯微鏡下的曝露時間很短,因此可能減少胚胎的傷害。最近的幾個大型研究顯示,使用雷射人工輔助卵孵化削薄透明帶的方式對於高齡及試管嬰兒反覆失敗的婦女可以提高懷孕率。而本院去年一年的統計顯示,雷射人工輔助卵孵化將透明帶打洞的方式對4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提高懷孕率。雖然和其他學者研究的結果有所不同,但是雷射人工輔助卵孵化似乎解決高齡婦女懷孕率低迷的一項利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