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4期
 
幹細胞的發展與前景

宋永魁

前言

幹細胞是指多能、有無限或可被延長自我修復能力的細胞,又分為成人幹細胞及胚胎幹細胞,一般認為胚胎幹細胞伏於其他幹細胞。但幹細胞最大的用途是移植的治療。現在得到的像巴金氏症、糖尿病、車禍或是運動造成的骨髓受傷、心臟衰竭、胎兒先天性造骨不全症等等。目前幹細胞研究有幾個問題,值得大家注意。

胚胎幹細胞研究延期

美國NIH針對人類胚胎幹細胞的研究限制,只允許研究現有的63株。其理由是倫理守則。加上愈來愈的多的成人幹細胞,由骨髓培養出來的幹細胞,其多功能性被證實。而且在治療上也可以避免排斥的作用。因此有人認為不需要胚胎幹細胞來做移植的治療。

相對地,歐洲、亞洲不少胚胎幹細胞可使用。鄰近的韓國就有6株,其中私人機構,如Maria Biotech Co., Ltd.就有3株可供研究使用。美國的63株若仔細檢查幾乎都有不純或病毒感染的問題。因此,有必要重來的看法。因此,胚胎幹細胞的研究是被延期了,有許多重 點期待解決。也可以由可取得的16株去做核移植或再分化,來達成移植治療。這是大家正在努力的方向。已可分化心肌、神經,但移植後的存活能力或長腫瘤之危險還沒有解決之前,也說不上臨床細胞治療,因此,胚胎幹細胞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也由這條路可衍生出許多新的技術與知識。

成人幹細胞

成人體內幹細胞很少,骨髓裡面的細胞每10,00015,000個才有一個是造血幹細胞。但成人幹細胞也有可塑性,中樞神經幹細可生血球,骨髓或臍帶血中的幹細胞可以產生肝細胞,血管內的幹細胞可以產生胎胞細胞等。但這種體外培養的可塑性在體會不會發生呢?雖然很多人信誓旦旦,說會,但從不曾被證實過。因此造血幹細胞被認為最有可能被用來做移植治療,但仍須進一步研究,才能派上用途。

臍帶血幹細胞

臍帶血最近變得很熱門,臍帶血銀行紛紛成立。其中不少是商業考量。是否每一家都有能力冷凍,解凍存活率都缺乏。其中分離幹細胞的技術也都不一致或不公開,科學家很難從臍帶血中一次拿到很多幹細胞,一般一兩百就了不起了。但移植一個大人就需要大量,每公斤的約一千個CD34+的細胞才夠,何況分離 多次損失更嚴重。但技術是不斷地改善,也許幾年後這些方法會更簡便,加上培養技術成熟也許也可以嚐試。

細胞核移植

幹細胞加上細胞核移植技術是大家期待的方法,這個技術本身是一個挑戰。細胞週期的協調性及移植後細胞是否往某一方面發展,如能克服,這個方法比較不會有爭議,但其困難度也是最大,至今尚無報告出現。

結論

未來醫學之發展上,細胞治療或基因治療是必然的。但以細胞治療主要對象是癌症、腦神經細胞受損,代謝/基因表現異常、先天性功能失常等之疾病。

細胞治療可以利用成人幹細胞,臍血幹細胞、胚胎幹細胞或核移植幹細胞。其中的技術與效率,不斷地在改進, 目前尚未成熟。說的多 做的少,只在報章吹噓 或定規範,不如回到 實驗室去努力,基礎工 作不紮實沒有辦法有成功 的機會。萬丈深淵由底起, 千里路由眼前一步開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