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4期
 

推動婦女泌尿科超音波檢查的三兩事

梁景忠

  1995 年夏天,我奉院方的命令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婦女泌尿科,除了先後設立尿動力學與尿失禁物理治療外,開始推動超音波取代傳統膀胱攝影的計劃。當時碰巧馬偕醫院楊振明醫師在婦產科醫學會會刊,發表一篇有關超音波在婦女泌尿臨床運用的文章。於是透過科內蔡鋒博醫師與當時任職馬偕醫院婦產科的陳昭雯醫師(兩人結婚後前往彰化開設博元婦產科醫院,賢伉儷是成功的開業醫與著名的專欄作家),聯絡在台東馬偕輪值的楊醫師到林口長庚婦產部做特別演講。楊振明醫師不但很爽快的答應,而且演講內容詳細豐富,這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有基本操作的概念後,接著便是要購買何種機器與測量那些項目。與下泌尿道超音波相關的文獻報告,操作的方式以經陰道,經直腸與經會陰最多,然而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陰道超音波操作時會壓迫到尿道,而且容易受到子宮陰道壁脫垂的影響,至於直腸與會陰超音波則距離下泌尿道較遠,前者又會有肛門疼痛的不便。在考量再三後才決定採用陰道與會陰混合型的陰道口超音波(introital sonogram),如此既不會壓迫膀胱與尿道,也沒有距離標的物過遠的缺點,操作時尿道又可以不需要放導管。於是麻煩ALOKA公司的杜小姐尋找一個剛好可以放在陰道口的探頭,最後找來小兒心臟科檢查用的UST-943-3.5探頭,一接上母機便能方便地使用。

  開始先安排尿動力學檢查的病患同時加做陰道口超音波,測量的項目包含靜止與使力時的膀胱容積、尿道長度、恥骨聯合尿道夾角、後膀胱尿道夾角、恥骨聯合與膀胱頸距離、以及恥骨聯合中線與膀胱頸距離。後來為了檢查瀕尿與尿急的病患,在門診做膀胱鏡時又加上測量膀胱壁厚度、膀胱三角的輸尿管最大徑、膀胱三角雙側輸尿管的距離。如此摸索地累積了幾百個病患的經驗後,才運用在尿失禁術前的評估與術後的追蹤。1997 年秋天,奉馬偕醫院楊育振主任的指示,在當年的超音波醫學會年會中與各大醫院從事婦女泌尿的同業做討論,發現個別使用的探頭與操作的途徑雖有不同,但是要準確地診斷尿失禁,特別是合併有其他骨盆器官脫垂時是有困難。因此光靠測量膀胱與尿道等解剖學,似乎對下泌尿道疾病的診斷幫助有限,應該想辦法對骨盆底的構造做進一步的探究,慈濟醫院郭漢崇主任在一次演講中也談到一樣的看法。九○年代後期的婦女泌尿診斷學是靜態的解剖學與動態的影像學結合,檢查的機器必須要同時呈現尿動力學和X光攝影或超音波的資料。此外,也必須將探究的重心放一些在骨盆肌肉與筋膜的構造上。

  藉此要感謝幾年來直接與間接指導過我的前輩,特別是宋永魁教授讓我有機會在一個斬新的領域中去奮鬥,雖然發展過程中的甘苦不為人知,但是為國內超音波的發展多少也算盡了一點點心力。另外要感謝科內邱宗鴻醫師與謝景璋醫師三不五十的指點,以及最先跨院相挺的楊振明醫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