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婦產通訊--第22期
 
子宮外孕之症狀與診斷

黃宣為醫師

  子宮外孕,顧名思義即受精卵著床於任何子宮內膜以外的組織。95﹪以上的子宮外孕位置都是在輸卵管,其他比較少見的外孕部分是子宮角、子宮頸、卵巢、闊韌帶及腹腔其他部分。

子宮外孕臨床症狀:腹痛、陰道出血、月經過期

多數子宮外孕的病人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在月經過期後不久就有下腹抽痛或悶痛的情形,隨後會有陰道持續出血,隨著胚胎在輸卵管漸漸長大,輸卵管腫脹,疼痛會加劇,腹腔內會有少許出血,此 時可能有大便感、下墬感、肛門週邊痛、甚至輕微腹瀉。如做內診,子宮頸觸痛或卵巢附近壓痛會很明顯。 若出血量較多時,腹部會有壓痛及壓彈痛。外孕如繼續生長,輸卵管外孕的部位會發生破裂。 破裂的一剎那,患者常感到劇烈撕痛、尖銳痛或刺入痛,並易有反射性昏厥虛脫。 此時有大量腹腔內出血,病人血壓下降、臉色蒼白、急性呼吸窘迫、心悸。若出血量多,疼痛會延伸至肩部或肩胛骨間,腹部壓彈痛明顯等嚴重症狀。

子宮外孕之診斷

子宮外孕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但有時不是很容易。

  • 月經過期,驗尿有懷孕。
  • 超音波照不到子宮內懷孕之跡象;一般來說,血清懷孕指數(serum b-hCG) 之值超過6000-6500 mIU/mL,以腹部超音波或b-hCG1000-2000 mIU/mL以陰道超音波仍未發現子宮內有妊娠囊(Gestational sac),應考慮子宮外孕。
  • 正常早期妊娠血清b-hCG加倍的時間(Doubling time)為48小時,如48小時b-hCG值增加不到66﹪,且無子宮內懷孕現象,則應考慮子宮外孕。
  • 血清中黃體素(serum progesterone)小於5 ng/mL,則高度懷疑子宮外孕(在尿液懷孕試驗呈陽性反應下)。
  • 83﹪之子宮外孕在超音波下可見複雜性附屬腫塊(complex adnexal mass), 且腫塊外並見腹腔液者,則外孕可能性高94﹪。
  • 凡懷孕試驗為陽性,且有腹內出血之情況,可由「陰道後穹窿穿刺」(culdocentesis)抽到許多不凝固的血,則子宮外孕機率大增。
  • 刮子宮發現沒有胚胎及胎盤,只有蛻膜或Arias-stella反應均應疑為子宮外孕,但並非絕對。
  • 若仍無法確定,可以做腹腔鏡檢查來作最後診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