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培養瓶檢體採集:檢體包括血液、骨髓液,檢驗代號L72-607

 

. 血瓶的消毒:除去血瓶上之上蓋,用棉棒沾碘酒後於瓶口上消毒,等2分鐘給碘酒自然乾燥,再以75%酒精除去碘酒,備用。

. 皮膚的消毒:用棉棒沾碘酒後採環狀方式由內往外消毒皮膚,等2分鐘給碘酒自然乾燥,再以75%酒精除去碘酒,備用。

. 抽血時機:

1. 嚴重的敗血症,在治療前立即在不同部位抽血2次。

2. 疑為心內膜炎,則在前24小時,抽血3次,每次間隔1小時為原則,其中應有2次在正要開始發熱時抽血。

3. 懷疑為菌血症且已治療病人,若無法停止治療,應在48小時內再送檢2次。

4. 每一病人抽血次數以總共3次為原則,若病人已用過藥,則應增加到4~6次。

. 抽血方式:建議使用真空抽血方式或蝴蝶針採血,避免檢體污染。

. 血液培養瓶採檢後應立即送檢,如無法立刻送檢,應室溫保存,但以4小時為限。

. 血液培養瓶共有下列種組合

1. 標準血液培養瓶〔 Plus Aerobic/F Culture Vials (灰蓋藍頭 、 Lytic/10 Anaerobic/F Culture Vials (紫蓋紫頭〕:為去抗生素嗜氧血瓶和含溶血素厭氧血瓶,採血量為每瓶8-10 mL。

2. 小兒血液培養瓶 Ped Plus/F Culture Vials (粉紅蓋白頭 :小孩病患,血量1-3 mL。

3. 黴菌或分枝桿菌血液培養瓶 MycoF/Lytic Culture Vials (白蓋紅頭 :疑似黴菌血症或分枝桿菌血症感染的病患,血量 1-5 mL。

. 血液為無菌之體液,任何細菌生長均具有臨床意義,但在少數情況下,血瓶可能消毒不完全而會有污染發生,如Coagulase(- Staphylococci,Corynebacterium spp.,Bacillus spp.,Aerococcus spp.、 Micrococcus spp.、Propinobacterium spp.等生長瓶數為1/1,1/2,1/3,或1/4時,視為污染;但如同一病人,連續2次以上分離相同細菌應懷疑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