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in  Medicine
       .
林口長庚精神科 婦女身心醫學小組  蕭美君醫師           .
       .       .
前言
    為數漸增的女醫師,相較早期女醫更多不公待遇,已較能享有專業學習挑戰,及其回饋與成長。但是,來自社會及醫療主流之袞袞諸「公」,對高專業女性的刻版成見或環境限制,仍是時有所聞。Janet Bickel,是美國醫學院協會的副主席,致力醫學教育25年,特別是對女性與醫療此課題,講述甚多;在林瑞瑩醫師邀稿下,濃縮本書大要,略述個人省思,讓眾女醫可做參考比較。
        .
不能樣樣得兼?

        醫療這門專業,可提供照顧他人的多元方式,改善公共衛生或政策,提昇醫學再進步,並使個人生活較優渥,並有機會成為社區、學術單位、或專業組織的領導人物;故仍吸引眾有心者勇往直前。

        研究指出,女性病患除希望選擇女婦產科醫師做抹片及內診等檢查外,女性乳房外科醫師、女小兒科醫師、女皮膚科醫師、及女精神科醫師,也是她們希望能夠優先選擇的。

         50年前,美國女醫只佔全國醫師的5%;現在,美國進入醫學院習醫的女學生已佔43%。Janet 這本書的前提在協助女性進入醫業後,可以擁有最多選擇,並有足夠資源以供生涯規劃,能維持生活不墜,不因醫業繁忙、環境受限、及職業婦女等多重阻力,至心力交瘁(burnout),甚或中輟醫業。

        但有一點叮嚀,是作者開宗明義宣示在前的:進入醫業的年輕女醫,期望樣樣都擁有,樣樣都兼顧,例如:充滿挑戰的臨床執業、學術生涯的追尋、體諒且疼愛自己的另一半、健康的小孩、及足夠的個人時間,但多是顧此失彼,手忙腳亂。這般迷思,若不先破除,只是作繭自縛,徒增怨懟。
 

   .
男女大不同?

        女性較諸男性,少了一份臭屁、一點自戀、以及可能更多的自信;於是乎,在完成醫學生及住院醫師訓練過程,須擁有更多來自週遭系統的鼓勵與支持。

        美國醫學院眾多,他們發現:準女醫學生,多會選擇對女性友善、已有較多成功專業女性典範的環境。而醫學院甄選面試,著重四方面的評估:個人特質、學術潛力、溝通技巧、及積極動機。

        他們發現相較於男生的較重視個人專業成就、選擇高收入科別、及追求更高權力與地位傾向;年輕女醫更重視社區醫療、病人衛教、及臨床照顧的心理層面。所以作者正向的指出:因美國醫學院也日益肯定這些醫療照護的基本而重要課題,故愈來愈多優秀女性獲准進入醫業。

        因制度、國情不同,台灣資料目前闕如,或許醫療社會及管理專家,日後可追蹤推甄入試後,眾考官(男多於女)是如何評估男女學生的差異及潛力的。

        但對女醫而言,先認識自我特質及男女差異,可能較實際。女醫常有較多壓力、與男生競爭時對能力較沒信心、有更多來自家庭的壓力及多重角色的衝突、及社會對男女醫師成見造成的不舒服。而在訓練生涯中,也須承受來自同儕、指導者、及病人的harassment (我個人將此廣泛定義為:任何因女性外表、或特質、甚或存在,造成的困擾)。
 

      .
選擇合適專科

        美國各專科女醫執業比例前五高為:內科 (18%)、小兒科 (15%)、家醫科 (11%)、婦產科 (8%)、及精神科 (7%)。作者希望準女醫在選科前能自問:我的優缺點是什麼?我希望5到10年後成為怎樣的一位醫生?

        她也列出美國住院醫師面試常見問題,例如:你打算如何利用本科提供的訓練?你再醫學院時碰到較大的困難,及你使用的解決方式?若碰到一位個性不好處理的病人,你會如何處理?若一位師長或教授指責你臨床處理不當,你會如何因應及記取教訓來學習?你與護士、技術人員、其他醫療人員等的相處如何?你有什麼特質證明可適合團隊工作?你如何規劃及運用有限的時間,以應付繁忙的醫業?你個人的支持系統如何,可敷訓練階段之所需?你如何處理緊急的情況?舉前例說明?這些問題也可供眾準女醫及住院醫師們來時時自我檢測?

      .
作醫生與作媽媽

        美國前女外科醫師協會主席Ephgrave指出:女醫的生活保持適度的平衡,較能長保工作熱忱及高自尊,一昧犧牲其他,只追求專業快速成長,反而易精疲力竭,未竟全功。在11月15日與女醫學生的座談會上,前輩醫師也提出:醫療執業宛若人生馬拉跑的觀念,對個人言,直如醍醐灌頂。

        我能同時做一個好醫師和好媽媽嗎?為什麼男醫師就比較不用面對這般困難的問題呢?女醫的另一半多是男醫師或其他專業人員,如何處理dual-career家庭中的two biological & career clocks,的確是夠頭痛的。

        作者嘗試為女醫常見困惑提出解答。

第一,何時適合結婚成家?她建議見實習階段及住院醫師第一年宜避開。而美國男醫師平均有2.6個小孩,女醫只有1.7個,平均女醫生頭胎的年齡是29-30歲;另一項對女內科醫師的統計指出,46%是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才懷孕生子,而且多數很順利。

第二,女醫懷孕的母嬰健康如何?多數是順利生產,但發生子癲前症及早產機會的確較常人為略高。

第三,醫師離婚率較高嗎?是,且不幸的,在美國,女醫又高於男醫,特別是女精神科醫師及女外科醫師(大家請勿對號入座)。但另一項大型調查又顯示,女醫較諸其他專業女性,有較高的結婚率及較低的離婚率。看至此,各位可能和我一樣有同樣的看法:管它統計數字如何,我要不要結婚是我的事。但是,也請各位在身心準備好、時機成熟後再談婚姻,別讓應是新增的最佳支持力量,反成困擾根源。

      .
        接下來,作者提到如何選擇提供女醫較佳生產育嬰環境的醫院,或是餵母乳甚至”shared-schedule” residency,由兩位住院醫師共擁一個position及薪水,以延長訓練期來同時完成訓練及母職,自覺對本土民情,有點是”天方夜譚”,在此就不贅述了。

        作者章末又指出,女醫可規劃階段性”5年計劃”,各階段各有優先之發展重點,例如第一個五年接受訓練,第二個階段重點在生育陪小孩,第三在衝刺專業成就等等。

        每個人的精力、健康、及時間有限,醫療又是高競爭、高壓力、且與時俱變的行業,放棄不合理的過度期望,減少因之帶來的不必要罪惡感,才能擁有真正自在的生命。

        .
醫院裡的性別文化

        這不是一個好談的題目,作者首先細述多項統計數字,指出在醫學院及醫院,女醫師受到的各式輕重不等的性別歧視或騷擾,遠高於男性。但幸好的是,近年來,這些言語或行為已有下降的趨勢。在防範性騷擾方面,她強調醫療機構,要再再強調成員的個人公民權及專業互動,非專業的不適切行為,都應有組織因應解決之處置。

        在個人反制性別歧視或騷擾方面,她教了幾招可供參考:

1. use humor--可半開玩笑的回映,"你是在測試我對性騷擾的反應嗎?"。

2. give one back--若有人叫你honey,你可以直說"that's Dr. Honey to you! " (中文就請大家就情況翻譯使用,但能不用到最好)。

3. 指出對方不適當行為,並表示個人的不茍同。

4. 假裝聽不懂。

5. 寫封義正嚴辭的信給對方:表明個人被冒犯,希望以專業方式被對待,為免造成眾人皆知或雙方尷尬,不直接和對方公開言語討論,但要求這種行為不再發生。
 

        .
生存以外?建立專業丰采

        專業要建立,首重在確定目標。告訴自己要成為如何如何的醫師,而不是像某某醫師般成功的醫師。不過度強調女性思維或男性思考,想像自己有個中性的腦袋。與同好就目前大環境及個人可能發展,一起勾勒實際的未來藍圖。多練習"PMI"--plus, minus, interesting:產生問題時,試著釐清所謂正向思考、負向思考、及其他可能的有趣思考。保持好奇心,找出問題,再試著反駁它。時時檢測個人短、中、長程計畫的實際性與進度,在安排事情優先性時,可以 "COPE" 來分類。

1. Critical--專業成功之必需。

2. Obligatory--與個人成就不一定相關,但是團隊成功之必需。

3. Preferable--有趣的,但非專業成功之必需。

4. Extraneous--多餘的,與個人或專業發展無關。

        展現專業形象:用"我們"取代"我"來發言;避免使用我"覺得"、我"猜"、 "好像是"等模糊的字眼;有錯勇於承認,沒錯就不輕易低頭,但態度溫和不強硬。另外,要培養自己解決衝突的能力:多數女性從小被教導順從與乖巧,會盡量求和諧,避免任何紛爭,但在醫療這高壓與團隊合作的行業,競爭不斷,適當的衝突反而是溝通與重建的良機。

        作者建議可從team sports,如美式足球及籃球戰術上觀摩學習,但對我們這些不看球賽的女醫師,她也指出以另外三種解決衝突的模式,competing, collaborating, 及compromising,來彈性運用。她忠告女醫師不輕易掉淚,委屈受傷時,晚點哭或找朋友宣洩。

        .
迎向未來

        如同目前多項醫學研究,仍以歐美研究為先般,本土醫療專業之流行病學資料,特別是關於女性醫師、醫療行為及醫學教育部分,仍較闕如;且待有朝一日,眾優秀女醫可共同完成—本土(或長庚)女醫資料及相關研究。而,經驗是最好的老師,時間會給我們智慧。

         原載  9009   長庚女醫會訊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