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年將至----921瓦礫下的向日葵
          ..

       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    王作仁醫師
         ..
                    

          6月11日中部地區芮氏地震儀上6.7級的地震,又再次喚醒人們心底的焦慮與恐懼,彷彿去年921大地震的夢魘可能再次降臨。不斷的餘震、豪雨後的土石流、媒體呈現的影像,反覆地將921的經歷鮮活地提醒,加上每天現實生活的壓力,未得到適當的舒解,又削弱災民們努力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6.11的傷亡及損失並不似921大地震後之慘烈,但是失去親友週年紀念日將至,他們勉強壓抑失去親友、家園的傷痛,承受漫長重建過程中的多方沉重壓力,我們如何幫得上忙?當他們不願主動尋求協助時,如何有效地持續幫助他們?除了實際上有形之物質幫助,原有的定點醫療門診及短期危機處理急性壓力症候群等之心理重建協助,面對未來長期心理重建工作,除了現行之心理重建協助方式,如何在現有的有限資源下,更有效地持續進行,依個人拙見,也許可以部份跳脫原有的思考模式,謹提供以下感受及想法,拋磚引玉,以供討論及建議。
   
        近半年多以來,經過全國上下發揮堅韌的生命力,努力動員投入重建,使殘破的災區景象逐漸改觀,其中心理重建工作亦投入大批精神醫療、心理、社會、政府人員及資源,許多志工亦深入災區,希望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艱辛的重建歷程。但囿於傳統文化背景下的誤解,求助精神醫療,似易被冠上不名譽標籤化 (Stigma) 的影響,人們願意主動、持續求助於精神醫療,並不如一般人所預期的情況,反而更多的是在心理上獨自面對著失去親友、家園失落,可怕經驗的創傷,卻不願告訴別人,無助地求神問卜;甚至於本身亦為災民,卻咬牙苦撐持續協助災民的醫療、社工、政府人員等,在漫長艱辛的重建過程中,面對不斷累積的壓力及挫折、自己現實生活的問題,卻不知如何脫離困境,身心俱疲下,不知何時能走過這段艱辛,看到未來的希望,
甚至於不知何時自己會像壓力鍋,承受過多壓力而爆炸,撐不下去的人?
 
         921大地震災後一幕幕的殘破景象,人們痛失親友、家園,無助地哭泣、哀嚎畫面,透過媒體一再地呈現在世人的眼前,至今對許多人而言,並不全然遺忘,影像仍歷歷在目。美國哈佛醫學院臨床精神科教授朱蒂斯. 赫曼(Judith Lewis Herman)在其所著之創傷與復原(Trauma and Recovery)一書中,將復原分為建立安全感、回憶與哀悼、再連繫等三階段。今心理重建將逐漸
進入第二階段,失去親友週年紀念日將至,面對著人事全非,懷抱著失去親友、家園的哀痛、可怕經驗的創傷,面臨現實的經濟問題、不斷累積的壓力、挫折,對許多無奈感到憤怒卻無從著力,不知又會有多少人不願重新再與週遭的環境連繫,而放棄努力?
 

        雖然國情及民族特性不同,學者在美國底特律地區所做大規模社區樣本終生盛行率研究,於遭受任何形態創傷後,其中9.2%受創個案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另根據美國流行病學區域研究 (ECA study)及國家疾病共病調查(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對於近年來承受大規模災難後之社區民眾所作研究瞭解,其中25%-50%具有符合精神科診斷之臨床症狀。
    
        本土大規模災難後流行病學完整研究報告,今雖尚仍闕如,但參考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廖士程醫師等人,針對震災後第二至三週,於某災區救援醫療站就診個案加以分析,就診個案中9.21% 曾照會精神科協助治療,若以此對於早期災區中此類需要協助的個案,粗估之下,比例不低。25.7%接受照會個案具有符合須接受危機處理之臨床判斷,而其中之6.5%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64.0%符合亞臨床症候群(Sub-clinical form) 。

        對其中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診斷的個案而言,未來約有70%個案,易反覆出現創傷經驗再體驗、避免接觸引起創傷事件回憶之事物、一
般情緒反應性麻木、驚嚇反應、過度警戒狀態、睡眠障礙等症狀,雖症狀嚴重程度不一,卻一再影響其原有功能表現,干擾生活,甚至於部份個案將合併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患;另身處非災區,但原已罹有精神疾患者,部份患者面對著失去災區親友,可怕創傷經驗而更為所苦。這些災區、非災區患者,勉強壓抑後卻受傷更深,試圖以酒精、藥物濫用來尋求暫時的解脫,甚
至於可能以自殺來尋求解脫。

        參考美國洛杉磯大地震及日本阪神大地震的臨床追蹤治療經驗,未得到適當協助的受難者及救災者,面對著失去親友家園的痛苦、失落(Loss),與可怕經驗的創傷(Trauma),還來不及逐漸復原(Recovery),卻必須強忍著痛苦,面對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不斷累積的壓力及挫折,且原有的周遭社會支持網絡缺損,支持力量減弱,加上復原過程中,社會自然形成不願輕易觸及傷痛的氣氛中,不僅受災區中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個案受苦而已,事實上忍受憂鬱症、其他精神疾患及身心症狀表現(如頭痛、失眠)者,並不在少數,其不願或不清楚如何求助。例如嚴重型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依據1994年出版DSM- Ⅳ(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統計報告指出,一般人終生盛行率約15%,其中男性為5-12%,女性甚至可高達10-25% ! 50%以上患者多發生於20至50歲間,人生黃金時期發病,不單損壞患者個人人際互動、職業、社會功能,病程慢性化後,甚至對其家庭造成沉重負擔。不幸的是,憂鬱症患者常合併焦慮症狀、身體不適症狀(如頭痛)情形,易被誤認為生理疾患,或僅是對週遭壓力的反應而已,未能及時確立診斷與得到適當治療,使個人、家庭及社會將付出相當大的成本。
 
     念及此,參考國外近幾年先驅的臨床治療經驗及災難精神醫學文獻報告,發現除了原有一般精神醫療所熟悉的治療方式,結合精神醫療專業及多方面的媒體專業,積極討論如何針對不同年齡層(尤其是小孩及老人)及不同需求(例如受難者及救災者)的受眾,在市場行銷未必虧損前提下,加入治療效果因子(例如心理演劇技巧、家人衝突後如何以家族治療協助之示範、認知
行為治療錄影帶協助改善失眠、頭痛症狀等)及衛教,藉由影響力廣泛的無線電視、有線電視、廣播中之現有節目(例如受歡迎之兒童節目、醫藥衛生節目、參考日本某台製播之搶救貧窮大戰,針對各災區各行業,真實地呈現幫助過程,讓災民感受實際的希望等)、網路系統(例如互動式網頁等),深入需要者的家中(Out-Reach),落實社區預防醫療,使個人、家庭及社會減少因
震災而將付出的成本。節目引起共鳴後,自然而然地持續協助他們,宣洩情緒、壓力與焦慮,鼓勵媒體受眾願意向他人說出痛苦,及接受醫療衛教資訊,並積極尋求醫療協助,進一步心有餘力,才能積極地重建家園,面對有希望的未來;而不是情緒隨時處於瀕臨臨界點的狀態,再加上一些現實壓力、家人間的衝突,就全然崩潰!
 
  雖然目前台灣並沒有結合災難精神醫學專業及多方面媒體專業,以推行治療之實務經驗,但參考國外近幾年先驅的臨床治療經驗及災區現況,個人以為此乃一可行的努力方向,經媒體廣泛地深入家中,持續地協助人們走出地震的心理陰影。曾將此想法與負責災區心理重建臨床工作的台中榮總精神科陳展航主任、三總精神部陸汝斌主任、北投醫院張敏院長、嘉南療養院沈楚文院長、官達人主任等精神醫學界前輩,及由美國來台協助心理復建團體治療(Debriefing) 訓練,曾持續協助奧克拉荷馬爆炸案受害者與協助救災者心理復建團體治療的TriageSpecialist -- Mr. Jim Norman, 王建火宣主內弟兄、媒體服事中的教會弟兄姊妹等分享,並得到支持。在此願有更多精神醫療專業及多方面的媒體專業人員,積極成就這樣的事,助一臂之力,使他們能更有生存尊嚴及生活品質地過日子。
 

王作仁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通訊地址 : 台南縣仁德鄉中山路870巷80號
 
 

 
          本文版權屬王作仁醫師所有
           感謝王醫師授權轉載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