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關心
          ..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   臨床心理師 陳韻如
         ..
         記得災民先前忙著搶救親人、搶救殘破家園中一切可能可以用得上的物資,當時所有一切目標,就是第一線的搶救工作,接著是人員的安置問題,各地災區的初步搶救工作在第一階段告了一個段落,逐步地進入災後的重整、復建工作,隨著急迫性的減低,災民慢慢地體認到一切千頭萬緒的工作,將是另一個艱難的開始。然而就在此時,有另一個現象,卻更值得我們去注意…

        相較於先前的外力支援、援助,這些溫情在災難發生後的當下的確產生了極為強而有力的支持,然而回到長遠的現實問題,各處也陸續將對這些公共事宜、政府相關措施的關心、期待等反應搬上檯面,因此這些日子我們開始聽到一些爭取自身權益的聲音、舉動,這在在地考驗著我們大家的智慧。此時,受災的不再單單以個人的單位,慢慢地變成家庭、社區、群眾…,感覺上「災民」這兩個字,取代了所有個體,一切狀況似乎變得「去個人化」。

        這種「去個人化」的情形,可以看到的像是「隱私權」的觀念不再有人留意了。舉例來說:以往我們會知道,他人在遭遇到重大事故時,會產生了各式情緒反應,但我們會顧及當事人的權益,不會輕易地將這些反應赤裸裸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更不會不管是否造成當事人另一種傷害,不斷地鉅細靡遺挖掘所有事件的細節…,可是這次我們似乎將以往會注意到的基本道德、關懷,拋諸在腦後,恣意地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應該要了解的災情,甚至加以報導、宣傳;這種介入災民生活的方式,無疑是形成另一種困擾與壓力吧!再者,對多數人而言,這是一個從來不曾見識過的經驗,因此想要一探究竟是很正常的反應,然而這種「好奇」或是「見識一番」的行為,開始變得像是「觀光團」、「看熱鬧」,若是不稍加注意,往往會成為災民的傷痛:「原來我的苦難,竟僅是別人千載難逢的機會教育…」。

        其實在這個時候,相信很多的關心的確是出自善意的。有的可能為的是呈現真實情況,激起更多人的注意、關懷;有的可能希望藉此機會研究、了解更多的現象,以作為日後相關措施訂立、因應的借鏡…。因此,非侵入性的介入方式、態度,以及介入的技巧、時機,都是應該要詳加考慮的。注意自己的態度,尊重當事人的權益,他應該可以選擇要不要與你談、要不要讓你了解他的狀況,如果當事人是個孩子,更應該要徵詢孩子本人及擔負保護孩子責任的成人同意;新聞事件具有時效性,但當事人當下的心理狀態則更應該優先被考慮到,若是堂而皇之地要求每個人在眾人面前揭露他自己,或許已造成另一種傷害…

        如果我們不是一昧從自己角度來看災民,進一步真正的考慮災民的處境、尊重災民的個人權益,其實是非常容易做得到的,只要我們在做之前先想一想,〝如果我是災民,我對這種方式覺得是「關心」還是「打擾」?〞相信,這是我們在守住個人工作崗位之際,對災民提供的另一種關心吧!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