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的家庭重建 
          ..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   臨床心理師  陳韻如
         ..
 

        目前各地災區的初步搶救工作,在第一階段告了一個段落,也就是說先前的工作是搶救親人、搶救殘破家園中一切可能可以用得上的物資,接著是生還者的就醫、安置等問題。各地災區逐步地進入災後的重整、復建工作,各處也陸續地將這些與公共事宜、政府相關措施的關心、期待搬上檯面,此時對一個受災的家庭而言,開始產生各式的衝擊。
 
        一個受災的家庭,在這個時候逐漸經驗到各式的家庭壓力,首先是失落,可以是有形或是無形的損失;生活的規律、規則性頓時變得脫節、失序;居住環境的混亂、不安全;財務、經濟狀況的不可控制及預估等…。接著,持續而來的是,面對公眾事務的繁雜;家庭成員在此時被迫分裂或各分東西;工作、就學無法如以往般順利進行;還要不時地受到這些痛苦的回憶所侵擾著…。
 
        有時家庭在這樣的狀況下,家人開始變得精疲力竭;脾氣暴躁易怒、難以控制;看不過所有不順遂的大小事;家人間變得不再像過往般親密;覺得無力再應付生活中的任何一點點額外的負擔,隨時都要倒下、崩潰的感覺;好像很容易生病;更有的家人在這個時候開始用酒精、藥物來麻痺自己、逃避現實;甚至家人之間彼此暴力相向…。
 
        此時,一個家庭所面臨的是千頭萬緒的重建工作,有幾個重點可以做為在面對這些艱難工作時的提醒:首先,家庭可以做適度的開放,試著與他人談談目前家庭的困境、難處;將各項待辦的事宜逐一排出先後順序;生活作息儘量保持穩定;不要吝於向外尋求支援、資助;適時給予自己空閒的時間,稍作冷靜、獨處;讓家人一同對所失去的一切作一番告別;與幾個家庭聯合起來,一起分擔照顧孩子、處理飲食起居的事務;與外界持續保持連繫與互動。
 
        沒有一個人願意在這麼艱難時刻背棄家人,然而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我們所做的和心理所想的,不見得能達到完全的一致,舉例來說,明明是關心、擔心家人的安危,所以急著把親人送離災區,抵達安全的地方,但卻因為無暇溝通,讓孩子誤解成「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不要我了」、「他們一定是嫌我不乖、妨礙他們,才要把我送給別人」,或是無法接受年紀大的父母親為何講也講不聽,堅持要留在這裡守住家園…這樣的紛爭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為了在這個時候,可以讓家人緊緊將心靈相擁在一起,且讓我們重新用另一個方式來表達我們的關心,家庭重建不僅僅止於有限的形體,更重要的是讓地震把我們的家庭關係凝結得更緊密。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