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地震與災民之心理狀態
                .
林口長庚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張強鈞
              .
 

背景資料:

          亞美尼亞(Armenia)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全國總人口約三百五十萬人,於1988年12月7日上午十一時四十一分,發生芮氏地震儀規模6.9級強震,時間持續約一分鐘。地震總共摧毀四個主要城市與三百五十個村莊,據前蘇聯官方估計,約有兩萬五千人在地震中喪生,五十三萬人無家可歸,但根據歐洲國家估際,實際上可能有超過十萬人死於地震。距離震央僅幾公里的城市Spitak幾乎完全被摧毀,全市三萬人口中約有五千人喪生,距震央三十五公里的該國第二大城Grumi,約有九成被摧毀,全市二十八萬人口中有一萬七千餘人喪生。除了地震因素外,建築物毀損還與不當的設計、施工品質不佳與偷工減料有關。

          1988年1月,由於種族屠殺事件,約有二十萬居住在亞賽拜然(Azerbaijan)共和國的亞美尼亞裔難民湧入亞美尼亞,大部分的難民住在地震發生區域,地震使得狀況更雪上加霜。震後雖然蘇聯中央承諾在兩年內完成重建,但在事發一年半後,僅完成原先計畫15%的房屋與7%的托兒所,絕大部分居民仍住在臨時搭建的房舍內。氣後不佳、無家可歸、失業、家庭破碎、缺少精神衛生專業人員(1989年該國僅有四位合格的臨床心理師),使得心理復健更加困難,以美國為主的專家組成「美西亞美尼亞救援組織」,在地震後不久至該國進行地震倖存者心理復健計畫,並對災區內民眾的心理狀況作持續性的追蹤調查。

老年人與成人的心理狀態:

        在地震發生一年半後,對災區內18至87歲的成人抽樣調查中顯示,其中有67%的受訪者達到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診斷標準;比較受創嚴重度不同地區災民的症狀程度,發現受災越嚴重的地區,災民的症狀困擾也越多;家人去世越多的倖存者,其PTSD症狀越嚴重。

        在受災嚴重度相同地區,65歲以上老人較65歲以下成人有較多的「過度喚起」(hyperarousal)症狀,反之成人較老人有更多的「重複體驗」(reexperiencing)症狀。研究者認為,由於年輕人大多參與救援行動,接觸許多引發痛苦的情境,故出現較多重複體驗症狀,老年人除了較少參與救援外,因為認知功能退化,故創傷感受的形成機會減少,所以相較於成年人,出現重複體驗症狀機會較少;另一方面,研究者認為,就生理角度觀之,老人的腦幹對驚嚇反應(startle reaction)的調節能力較年輕人差,所以比成年人出現較多的過度喚起症狀。

        曾經過歷種族屠殺創傷的難民,比未遭遇過者在地震後出現更嚴重的創傷。研究者認為,先前的創傷,可能會增加生理與心理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而被日後的創傷經驗引發出來,或者可能是因為前次未完成創傷歷程,轉移到新的創傷反應上,加重下次創傷的嚴重性。

        除了地震的破壞,以及人員死傷對倖存者造成心理創傷,餘震、家庭破碎、缺乏基本生活設施、失業、社區組織瓦解、缺乏精神醫療服務等,對於災民的精神狀況都有負面影響。

青少年與兒童的心理狀態:

        在地震發生一年半後,對8至16的兒童及青少年抽樣調查顯示,約有70%的受訪者達到創傷後壓力疾患的診斷標準;受災越嚴重地區的孩童罹患PTSD的比例越高,在受災最嚴重的Spitak與Gumri,受訪者罹患PTSD比例各高達到91.4%與90.9%,受災較輕微的城市Yerevan,PTSD罹患率僅有37.2%,此外倖存者中有極高的比例伴隨罹患PTSD與憂鬱症(Spitak:76%, Gumri:50%, Yerevan:28%),遭受破壞越嚴重的城市,罹患分離焦慮疾患(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的比例越高(Spitak:49%, Gumri:36%, Yerevan:23%),此外家人去世的孩童,其症狀比沒有家人逝世者嚴重。

        青少年與兒童的PTSD症狀,多以經驗闖入(intrusion)性的痛苦影像、聲音與氣味為主,其次是存活下來與無能為力的罪惡感;女孩比男孩出現更多惡夢、預期性的害怕與情緒沮喪,但不同年齡的孩子,在症狀嚴重度方面,並未有顯著差別。

        地震發生兩年半後,兒童倖存者約有30%具有PTSD症狀,未經歷的對照組僅有4%,比較震災後遷往他處安置與繼續留在家園孩子的心理狀況,雖然安置他處的孩子大都喪失家人,但兩者出現PTSD的比例(32%vs.28%)沒有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雖然接受安置的孩子大多經歷喪親之痛,又要面對新的生活,但新環境可以提供較佳的生活照顧,對於心理復健有正向的幫助。

        地震發生六年半至七年半後,調查兒童的道德發展,以及心理病理對良知功能影響(psychopathological interference with conscience functioning, PI)。研究發現受災嚴重地區的孩童,其道德發展層次較受災輕微地區的孩童高,反之PTSD卻對其良知功能造成負面影響。研究者認為,受災嚴重地區的孩童,必須負擔起較多的責任,可能面臨較多的道德決策情境,並促發孩子思考;但災難同時也會使孩童對世界與他人持負面觀點,由其震後惡劣的環境、社會家庭關係的解組,使得孩童對於「對」與「錯」變得不在乎。而這樣的矛盾,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焦慮,並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與學業表現。

        總之,除了地震威脅外,家庭破碎、親人死亡,震後缺乏教育、基本生活設施的惡劣環境,對於青少年與兒童的心理狀況造成不良影響。

結語:

        創傷事件及倖存者受威脅的程度,都是影響創傷後壓力疾患的重要變項,故不同的創傷事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也有不同。例如天然災害(如地震、颶風)或技術災害(如輻射外洩),大都對某個區域的民眾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戰爭則造成以青年男性為主的軍人心理創傷,單一的性侵害或受虐事件的受害者通常只有一人;所以同樣類型的事件,因為背景因素不同、造成威脅的嚴重度不同,對倖存者們影響的程度各異,故嚴格來說,到底創傷事件會對多少人造成心理創傷,應需要case by case的考量。此外,研究者使用不同的診斷或測量工具,可能也會影響調查結果,例如有的研究使用DICA-R判定受測者是否達到PTSD診斷,有的則使用CPTSD-RI。這些都是在閱讀相關文獻時,必須要特別注意的。

        當我們發現亞美尼亞地震數年後,仍有極高比例的倖存者罹患PTSD或其他情緒疾患時,並不代表集集大地震也會對台灣社會造成類似規模的影響,但對於受創嚴重的災民來說,他們心靈所受到創傷,絕不亞於亞美尼亞的倖存者。事實上,台灣不像當年的蘇聯,有嚴重的政經危機與種族衝突,受地震影響的規模也遠低於亞美尼亞,所以我們應有更優勢的復原條件,但還需要政府的長遠規劃,和民間的參與及監督,否則造成災民心理創傷的不只是天災,可能還有人禍呢!

參考資料:

美國學者Armen K. Goenjian, Louis M. Najarian, Robert S. Pynoos等人,長期研究亞美尼亞地震倖存者的心理狀況,所發表文章見於各精神醫學期刊,有興趣的人可自行搜尋參閱。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