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災周年行:給心靈找一個家
 
  (2000年9月18日 )
中新社記者 趙健 盧峰
 

    .
中新社臺北九月十七日電 震災周年行:給心靈找一個家
   .
  
               
 

“災難會截斷自己記憶,產生斷層的絕望,那是走不到未來,也回不到過去的孤寂”。這是今天我們在《東星》通訊上看到的一段文字,它?說了災民們失落的情感和無所歸依的心境。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不僅奪去了溫馨的家園、至愛的親友,更在眾多民眾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和難以彌補的創傷。時至今日,臺灣災區還有一位太太,一有餘震就發瘋一樣往外跑,只要有屋簷的地方,她都覺得不安全;一些參與救援的軍人,還在常常為挖掘那些殘缺不全的遺體發惡夢;校園?也增加了打架鬥毆或沉默不語的學生……。

  臺灣有學者認為,經歷災後一年的重建期,有一成的災民已經演變成慢性受創患者,需要長期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認為,大地震給受災地區和非受災地區民眾都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在初期,有社區情緒症狀包括焦慮、擔心、害怕的有九成。經過一年的調適,普通人群中,有焦慮情緒的減少到五成以下,有憂慮情緒的減少到一成左右,剩下的主要是高危險區,包括有家人過世、家園毀壞以及老人、兒童等。

  談到兒童,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吳佑佑女士感觸良深,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她說,孩子受到的心靈傷害有時得不到應有的關注,當時大人都處在驚恐之中,顧不到孩子,更少有家長帶孩子到精神科求醫。其實,孩子也需要情緒的宣洩和心靈的慰藉。

  她介紹,心理上受傷的孩子有兩種表現,一種是有外顯行為,不聽話,打架、不做功課、黏人;另一種是變得不說話。在這些孩子中,女孩的症狀比男孩嚴重,低年級孩子比高年級嚴重,有過創傷經驗的比沒有的嚴重。

  吳女士介紹,為了幫助孩子們克服各種震後心理不安,他們到小兒科詢問孩子,瞭解他們的想法,派發衛生教育傳單,提請各方面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到災區找有症狀的孩子談話,有的醫師同孩子一起做遊戲,讓他們表達自己的害怕,有的讓孩子們通過繪畫,畫出自己的感受。

  這位專門從事兒童心智研究的女士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失落情緒逐漸改善,但一些孩子的價值觀卻因此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有的孩子開始繪聲繪色地描繪看到鬼魂的情景。還有一些孩子原本心理就有障礙,地震後情況更嚴重,她對這些現象頗為憂慮。

  臺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科心理師黃龍傑在接受我們採訪時,介紹了其療養院在震災後立即成立安心站,在倒坍的東星大樓現場,為災民做心理輔導的情況以及追蹤訪視、電話聯繫等方面工作。他認為,災民之間保持相互的聯繫,維繫心靈的溝通,在心理複健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他們通過出版《安心通訊》的方式,讓倖存者傾訴自己的感受,使他們感到受苦的經歷不是孤獨的,隱藏的,這樣相互支援,儘早走出心理陰影。

  這位在震災前剛剛從美國進修災難心理衛生課程回台的醫師認為,總結這次“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心理救助情況,臺灣應該建立統一的聯合應變機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甚至事先簽訂書面協定,制訂標準的作業程式,一旦災難發生,救災工作才會有條不紊。

  劉嘉逸主任也強調,大災難後,人們的心理衛生不能忽略,而且災難發生初期,資源的整合非常重要,應該儘快讓所有的資源有效率地支援到合適的地方,同時家園的重建比心理的重建更重要。

  災後多次到災區探視孩子的吳佑佑相信,住房問題、家長就業問題、災民貸款問題等不解決,心理複健的問題是無法討論的。各種生活的壓力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災民的心理。尤其是孩子們上學的鐵皮屋,酷熱程度不可想像,教室的前後都裝上風扇,老師一下課就不停灑水,仍然酷熱難當。在那樣的環境中,孩子們要安心上學非常困難。她認為,心靈的重建,有賴於家園的早日重建。(完)
   


 
 
   .      .   .
                          .                         .                          .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