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自己
 

(原載常春月刊 1993年 2月號. 感謝常春月刊同意轉載)


劉嘉逸 1993

 

 

      自殺,是極易引起價值爭辯的一種人類行為,它和「安樂死」一樣,常常將我們逼至人性尊嚴與道德判斷的死角。 

        人,到底有沒有決定自己生死的權利?

       .

 人,有
       .
     在講求人權、崇尚自由的現代,我們主張、且認同「人」有獨立自主的權利,他的意志應受到尊重,他的行為只要不損及他人權益,及不應受干涉。但是,當一個人要傷害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時,大家卻都會倉皇失措地收起我們尊重他人意志的態度,運用各種方法:引導、鼓勵、勸解.......甚至欺騙或強迫他人不去自殺。 

        就某種程度而言,自殺是一項個人的「權利」而且絕不會「損及他人」。但在法律上、道德上,我們有維護生命、拯救生命的責任與義務,所以這項會傷及自身生命的「權利」應受到限制。雖然不見得要像某些宗教(如天主教)一樣,視自殺為罪惡,至少「不鼓勵」與「盡力預防和避免」是較恰當的態度。 

       .
       .
       .
 逃
       .
     卡謬在他的「西西佛斯的神話」一書中曾這麼寫著:「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那就是自殺。 」 

        在這本書中,卡謬指出,這個世界是「荒謬」的。在人與世界的對立中,荒謬處處可見:人們希望這個世界和諧、幸福,世界卻是戰禍連年、暴虐不斷;人們希望以理性來解釋世界,世界卻充斥著非理性的事物;人們希望世界是非分明、條理清晰,世界卻價值模糊、無理可循。人們意識到這種荒謬後,如何去回應?如何去生活?這就是「生命意義」的思考起點。 

        卡謬認為自殺是消極擺脫荒謬的方法,自殺消滅了個體,對個體而言,荒謬也消失了。但卡謬視生命為絕對的價值,他反對這種逃避。 

        若以自殺來解決人生問題,人生的意義何在?死亡無法使生命獲致意義,一個逝去的生命已不可能再有所作為。所以沙特說:「自殺將使生命沈溺於荒謬中。」他認為自殺行為本身即是一種荒謬,他也反對自殺。
 

       .
       .
 
 誰是
       .
        歷史上自殺的名人很多,西方如哲學家蘇格拉底、畫家梵谷、文學家海明威等:東方如中國的項羽、屈原、王國維,日本的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自殺,為他們的生命增添了傳奇色彩,也讓後人在感懷追思時,多了一份惋惜與敬重。 

        不過,也有不少的名人在身心遭受痛苦的煎熬時,仍堅強地活下去,例如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晚年飽受上顎骨癌的折磨,接受過三十幾次大小手術,卻仍無懼的挺立著。又如尼采,這位曾大力讚賞「自由選擇的死亡,適時的死亡」的哲學家,在人生最後十餘年,飽受神經性梅毒的侵襲,精神幾近崩潰,也沒有自殺。 

       .
        從「逃避」的意義來看,自殺也許是懦弱的,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一個人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需有相當的勇氣。至於像蘇格拉底一樣,為了真理而飲毒酒自盡,更是勇敢而高貴。然而,那些面對痛苦絕望,不屈服不逃避,繼續和命運搏鬥的人,才應該是真正的勇者吧!
       .
       .
     
 自攻擊
       .
        佛洛依德也研究過自殺。他認為人與生具有兩種本能:「生存的本能」和「死亡的本能」。這兩種本能在潛意識裡不斷的衝突,且隨著生命發展,會外轉至人際關係中,若對外的關係中斷,建設(生)與破壞(死)的衝突會倒回原先的個體。當自我破壞的強度大於自我建設,也就是「死亡的本能」勝過「生存的本能」時,這個人就會自殺。古典精神分析學者大都同意此種「自殺是一個人的敵意及攻擊性內射(introjection)而發生」的理論。 

        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師梅寧格(K. Meninger)在其一九三八年出版,探討人類自我毀滅行為的名著「生之掙扎」(Man Against Himself)」中,舉了個例子:一位男孩被父親責罵之後上吊自殺。男孩所企圖殺害的,其實是他的父親,卻因對父親愛恨交錯,敵意無法抒發,而把潛意識裡認同的父親殺掉了。 

        梅寧格繼承佛洛依德的理論,提出自殺的「三大要素」:(一)為「殺人的意念」,(二)為「被殺的意念」,(三)為「死亡的意念」。他還舉了另一個例子:S先生企圖自殺,先以繩索上吊,因吊架折斷而未能成功,接著他割腕、刎喉,但還是沒死。當警探及醫師趕來阻止時,S先生卻突然跳起來攻擊他們,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自殺行為中隱含的攻擊衝動。   

       .
       .
 
 生
       .
       「生之掙扎」出版後三十八年,西元一九七六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醫院的愛斯柏格醫師(M.Asberg)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憂鬱症患者腦脊髓液中一種名為5-HIAA的物質,和他們的自殺率有關。5-HIAA濃度低者,自殺率較高,而且5-HIAA越低,自殺的方法越激烈,如跳樓、上吊、槍殺等。利用這些高致死性方法自殺者,想死的念頭及決心顯然強很多。 

          5-HIAA是腦神經傳導介質「血清促進素(serotonin)」的代謝物。也就是說:腦部血清促進素的濃度低可能和自殺有關。 

        三年後,美國海軍醫學中心的伯朗醫師(G.L. Brown)以一群常打架鬧事,具暴力攻擊傾向的阿兵哥為研究對象,發現他們腦脊髓液中的5-HIAA濃度也偏低。有趣的是,這些具攻擊性的個案,自殺率同樣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伯朗將此結果以「攻擊性、自殺與血清促進素」為名,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這是一篇以生物學證據清楚交代「自殺」及「攻擊性」兩者關係的文章。 

        其後,不同的學者,不同的研究方法,接支持愛斯柏格及伯朗兩位醫師的論點,甚至動物實驗也證實低血清促進素和攻擊性的關係。 

        現在的學者是以「血清促進素和人類的情緒穩定度及衝動控制力有關」來解釋這種關連。腦中血清促進素低的人情緒不穩、易衝動,向外是攻擊他人,向內當然就是自殺自傷。 
 

       .
        回顧佛洛依德、梅寧格等人學說,我們發現,相差大半個世紀,精神分析大師們對自殺的剖析,和現代生物科學家們的實證結果,竟是如此巧妙的相互輝映。
       .
       .    
 唯心之
       .
        在精神醫學領域裡,「精神分析」和「生物精神醫學」儼然是兩大陣營。精神分析企圖以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窺探人類的心靈;生物精神醫學則從大腦研究、動物實驗等科學證據來解釋人類行為。 

        精神分析家批評生物精神醫學「缺乏人性」,瞎子摸象,見樹不見林。生物精神醫學則批評精神分析過於主觀,有牽強附會之嫌。在唯心唯物的兩極對立中,「自殺」提供了一個交會點。 

        將人類所有行為,甚至情慾,皆歸因於腦的生物活動,似乎太冷酷了。這就像要一個人相信他愛他的女朋友,可能是因為腦中某一化學物質過高(或過低),或是腦中某一部份放電而引起般,令人不可思議。但是,要說每位自殺的人都有「殺人的念頭」的確也太牽強了些。 

        從這裡深入思考,我們會發現精神分析其實也同樣的「冷酷」。生物精神醫學認為人類行為和腦生理有關,精神分析則相信人類行為受其心理動力根源影響,而心理動力理論是大師們老早就設定好的。兩者都是「決定論(determinism)」,兩者都不怎麼「人性 (humanistic)」。 

       .
       .
 
 獨獨特
       .
        海德格的說法:「死亡是由自我的獨特性及存在所構成的。」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更廣義的說:生命,對每個個體來說都是獨特的。

        在自殺的人當中,有些可能是血清促進素低,有些可能真有潛在的「殺人意念」。但是,我寧願相信這兩個理論,或其他理論,都只能解釋自殺行為的部份原因。 

        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即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自殺。他把自殺分為三型:第一類是根源於個人與社會的隔離,由於缺乏與社會群體的聯繫而自殺,稱之「自我中心型(egoistic)自殺」;第二類是由於個人信念或價值觀和社會緊密結合而造成,稱之「利他型(altruistic)自殺」,為宗教或國家而自殺的人即屬此型;第三類是因為社會對個人的約束調節解體而形成,稱「脫序型(anomic)自殺」,這一型常見於社會發生重大變化,超乎自己適應能力時。這種社會學觀點相當具說服力,到現在還一直被引用。 

       .
         面對一位自殺個案,我們可能會想起血清促進素,想起「殺人與被殺的意念」,想起塗爾幹、卡謬、梅寧格。但是不要忘了,自殺,對他來說,是獨立個體所作的「獨特行為」,在這項獨特行為的背後,一定具有「獨特的因素」通常這些因素是錯綜複雜的,需要我們深入探討的。
       .
       .
 
 面謬,生命
       .
        而不論我們是以心理的方法為主(如分析式心理治療),或生物的方法為主(如藥物),在幫忙自殺個案的過程,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個案理解到生命的價值,使他們能夠擺脫「自殺的荒謬」,重新迎向生命,勇敢地向「人生的荒謬」挑戰
       .
 
Top
回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