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載常春月刊 1993年 2月號. 感謝常春月刊同意轉載)
劉嘉逸 1993 |
自殺,是極易引起價值爭辯的一種人類行為,它和「安樂死」一樣,常常將我們逼至人性尊嚴與道德判斷的死角。
人,到底有沒有決定自己生死的權利? |
.
人,有權自殺嗎? |
逃避荒謬的荒謬方法 |
誰是勇者? |
歷史上自殺的名人很多,西方如哲學家蘇格拉底、畫家梵谷、文學家海明威等:東方如中國的項羽、屈原、王國維,日本的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自殺,為他們的生命增添了傳奇色彩,也讓後人在感懷追思時,多了一份惋惜與敬重。
不過,也有不少的名人在身心遭受痛苦的煎熬時,仍堅強地活下去,例如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晚年飽受上顎骨癌的折磨,接受過三十幾次大小手術,卻仍無懼的挺立著。又如尼采,這位曾大力讚賞「自由選擇的死亡,適時的死亡」的哲學家,在人生最後十餘年,飽受神經性梅毒的侵襲,精神幾近崩潰,也沒有自殺。 |
從「逃避」的意義來看,自殺也許是懦弱的,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一個人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需有相當的勇氣。至於像蘇格拉底一樣,為了真理而飲毒酒自盡,更是勇敢而高貴。然而,那些面對痛苦絕望,不屈服不逃避,繼續和命運搏鬥的人,才應該是真正的勇者吧! |
自殺與攻擊性 |
生物精神醫學的應證 |
「生之掙扎」出版後三十八年,西元一九七六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醫院的愛斯柏格醫師(M.Asberg)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憂鬱症患者腦脊髓液中一種名為5-HIAA的物質,和他們的自殺率有關。5-HIAA濃度低者,自殺率較高,而且5-HIAA越低,自殺的方法越激烈,如跳樓、上吊、槍殺等。利用這些高致死性方法自殺者,想死的念頭及決心顯然強很多。
5-HIAA是腦神經傳導介質「血清促進素(serotonin)」的代謝物。也就是說:腦部血清促進素的濃度低可能和自殺有關。 三年後,美國海軍醫學中心的伯朗醫師(G.L. Brown)以一群常打架鬧事,具暴力攻擊傾向的阿兵哥為研究對象,發現他們腦脊髓液中的5-HIAA濃度也偏低。有趣的是,這些具攻擊性的個案,自殺率同樣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伯朗將此結果以「攻擊性、自殺與血清促進素」為名,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這是一篇以生物學證據清楚交代「自殺」及「攻擊性」兩者關係的文章。 其後,不同的學者,不同的研究方法,接支持愛斯柏格及伯朗兩位醫師的論點,甚至動物實驗也證實低血清促進素和攻擊性的關係。 現在的學者是以「血清促進素和人類的情緒穩定度及衝動控制力有關」來解釋這種關連。腦中血清促進素低的人情緒不穩、易衝動,向外是攻擊他人,向內當然就是自殺自傷。
|
回顧佛洛依德、梅寧格等人學說,我們發現,相差大半個世紀,精神分析大師們對自殺的剖析,和現代生物科學家們的實證結果,竟是如此巧妙的相互輝映。 |
唯物唯心之交點 |
獨特因素的獨特行為 |
海德格的說法:「死亡是由自我的獨特性及存在所構成的。」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更廣義的說:生命,對每個個體來說都是獨特的。
在自殺的人當中,有些可能是血清促進素低,有些可能真有潛在的「殺人意念」。但是,我寧願相信這兩個理論,或其他理論,都只能解釋自殺行為的部份原因。 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即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自殺。他把自殺分為三型:第一類是根源於個人與社會的隔離,由於缺乏與社會群體的聯繫而自殺,稱之「自我中心型(egoistic)自殺」;第二類是由於個人信念或價值觀和社會緊密結合而造成,稱之「利他型(altruistic)自殺」,為宗教或國家而自殺的人即屬此型;第三類是因為社會對個人的約束調節解體而形成,稱「脫序型(anomic)自殺」,這一型常見於社會發生重大變化,超乎自己適應能力時。這種社會學觀點相當具說服力,到現在還一直被引用。 |
面對一位自殺個案,我們可能會想起血清促進素,想起「殺人與被殺的意念」,想起塗爾幹、卡謬、梅寧格。但是不要忘了,自殺,對他來說,是獨立個體所作的「獨特行為」,在這項獨特行為的背後,一定具有「獨特的因素」,通常這些因素是錯綜複雜的,需要我們深入探討的。 |
面對荒謬,迎向生命 |
而不論我們是以心理的方法為主(如分析式心理治療),或生物的方法為主(如藥物),在幫忙自殺個案的過程,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個案理解到生命的價值,使他們能夠擺脫「自殺的荒謬」,重新迎向生命,勇敢地向「人生的荒謬」挑戰。 |
Top | ||
回 前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