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年期與BPH
 
  (原載常春月刊 2005年6月"醫心有方"專欄 )
劉嘉逸 2005

    .
- 雖是人生歷程,個體的不適已影響到生活與健康,就應當治療。
   .
       常有四十幾五十歲的女性個案問:「我這樣是不是更年期?」我會告訴她,每個人到這個年紀,都叫「更年期」。

       更年期是人們成長的一個階段,就像青春期一樣,是人生的一段過程。「更年期」本身是中性的,沒有疾病的意義。但此段期間婦女因女性荷爾蒙下降,可能產生一些不適,如熱潮紅、盜汗、心悸等生理症狀;或焦慮、恐慌、易怒、憂鬱等情緒症狀,這些症狀如果嚴重到造成困擾,影響生活,則稱「更年期症候群」。
 

   .    .
       「更年期症候群」以前主張以荷爾蒙治療為主,近年因荷爾蒙治療利弊具爭議性,症狀治療及精神科藥物成為第一選擇,嚴重身體症狀則仍以短期荷爾蒙治療為佳。

        當然也有學者反對「治療」更年期症狀,他們主張以飲食作息調適,衣著環境改變,認知心理建設等方式來克服這些不舒服。認為「治療更年期症狀」是醫學界過度「醫療化」與「性別歧視」現象。

   .    .
        其實,從來沒有醫師主張更年期婦女「通通要治療」。

        十位更年期婦女當中,大概三位左右會有明顯症狀,這三位之中,兩位多一點以生活作息調適(life style modification)即可改善症狀,只有不到一位的症狀嚴重到需服藥治療。這些需積極治療的女性同胞,可能盜汗到衣衫盡濕,可能恐慌到不敢出門,可能憂鬱到無法工作,可能嚴重失眠到身心疲憊,……這些,都是們親身受的苦,不是我們非當事人討論「醫不醫療化?」能解決的

        「正常老化」與「疾病」的界線本來就不是那麼絕對,男性的BPH(前列腺腫大)是最好的例子,每位男士年紀大了前列腺都會腫大,當它不影響排尿時當然不需治療。影響排尿了,我想沒有人會說:「老兄,您忍忍吧,這是人生歷程……。」而對於BPH的藥物或手術治療,從未有男士跳出來批評是將男性身體「醫療化」

        雖是人生自然歷程,個體的不適已影響到生活、工作、甚至健康,而現代醫學可以「相對安全」地解除這些苦痛,何樂而不為。

    .    .
        醫學的確一向以男性為思考中心,較忽略女性的生命經驗及需求。這是醫學界亟應反思與改進的。

        然而,面對女性健康議題,侷限於意識型態,過度「醫療化」與「反醫療化」都是不理性的。回歸個案本身,以最安全的方法,改善她(他)的苦痛,才是真正的人道與「尊重身體」。
 

   .    .     .
文章刊載: 2005/06                           .                         .                          .
上載日期: 2005/07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