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家銘醫師 |
上網時間越久,社交關係越疏離 |
小王是一個高中生,原本課業不錯,但是現在迷上了網路連線遊戲,還沒有下課就心不在焉,只想著今天怎麼過關,如何累積武器與點數,一下課立刻迫不及待地往網咖跑。每天與同學的話題也皆是繞著連線遊戲在討論比較。功課一落千丈,最後被父母帶到精神科來求助,希望他能夠「戒掉」這樣的行為。
小李是一個大學生,平時白天在同學中羞赧而有些自卑的他,晚上在網路的聊天室中化身一變,成為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網友。在網路的聊天室,他有「她」的虛擬身分,長袖善舞、能「言」善「道」。可以說,他是這場虛擬世界化裝舞會中的主角,而網路協助他完成現實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久而久之,他越來越不能(想)回到現實,因為在網路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而現實生活實是乏善可陳。 |
網路是人類世界新興的溝通媒介,造成了很多便利,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暑假到了,很多青少年學子沉迷於網咖,而荒廢了自己原來的課業成績,其實可能已經得到了所謂的「網路上癮症」(Internet
Addiction)。也就是說,這樣的上網行為,已經成癮而無法自拔。
國外的研究發現,上網的時間越久,現實生活中的社交關係越疏離。甚至有所謂的因先生沉迷於上網而產生的「網路寡婦」的產生。 |
在心理學上,人之所以會重複去做某種行為,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這樣的行為會得到某種好處,譬如:得到財富、交到朋友,伴隨刺激或快感,甚至自我肯定;要戒掉這要一個行為,正如戒酒、戒菸一樣, 第一是要有動機與決心。自己要有意願去控制改變,才能有效。上網不是壞事,問題在過量與失控。目標在減量到自己可以控制管理,而非完全不碰網路。另外,自己若能培養其他良好的休閒習慣與交友能力,一消一長之下,效果則更加理想。 少數人利用網路來逃避、麻痺,可能蘊藏著潛在的心理問題,如所謂的社交畏懼症或憂鬱症,嚴重時可與精神科醫師討論,輔以藥物與心理治療。 |
現實生活不能如電腦重新開機一樣重新來過。
虛擬世界的快感與肯定,不代表現實生活的成就與幸福。如何利用網路的好處,而不會受其影響而忽略現實,正所謂「役物而不役於物」,是這個世紀大家該思考的問題。 |
「網路上癮症」依照美國匹茲堡大學一位教授Kimberly S. Young的研究,包括了很多的症狀 ,網友不妨自我檢測看看: □ 1. 你會發現上網的時間超過原先的計劃時間嗎? □ 2. 你會不顧生活而將時間用來上網嗎? □ 3. 你會覺得上網的興奮感更甚於伴侶的親密感嗎? □ 4. 您常會網路上結交新朋友嗎? □ 5. 您會因上網耗費的時間的問題而受到他人的抱怨嗎? □ 6. 您會因上網耗費時間而產生功課或工作的困擾嗎? □ 7. 您會不由自主的檢查電子郵件信箱嗎? □ 8. 您會因為上網使得工作表現或成績不理想嗎? □ 9. 當有人問您在網上作什麼的時候,您會有所防衛或隱瞞嗎? □ 10. 您會因為現實生活紛擾不安而在網上得到慰藉嗎? □ 11. 再次上網前您會迫不及待的提前上網嗎? □ 12. 您會覺得少了網路人生是黑白的嗎? □ 13. 當有人在您上網時打擾您,您會叫罵或感受到妨礙嗎? □ 14. 您會因上網而犧牲晚上睡眠嗎? □ 15. 您會在離線時對網路念念不忘,或是一上網便充滿遐思嗎? □ 16. 當您上網後會常常說再幾分鐘就好了這句話嗎? □ 17. 您曾嚐試縮短上網時間卻失敗的經驗嗎? □ 18. 您會試著隱瞞已上網的時數嗎? □ 19. 您會選擇把時間花在網路上而不想與他人出去走走嗎? □ 20. 您會因沒上網而心情鬱卒、易怒、神經不穩定,一上網就百病全消嗎? ---------------------------------------------------------------------------------------------------
|
. | . | . | |
上載日期: 2006/11/08 |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