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人,是我們的福氣 
 
  (原載精神醫學通訊19卷3期)
劉嘉逸 2000

    .
有那種行業像醫師一樣,得以去「診視」另一個個體?
有那種行業像醫師一樣,被付予另一個生命的重託?
更有那種行業像精神科醫師一樣,得以去探索另一個心靈?
   .
    日前與幾位不同醫院的精神科醫師閒聊,一位好友感嘆:「現在的住院醫師較缺少以前我們年輕時的熱忱。」相互「求證」之後,發現各醫院的現象差不多。

    大家覺得以前走精神科的人少,但大都把精神醫學當作「志業」;現在走精神科的人多了,反而多只把精神醫學當「職業」——正常上下班,值該值的班,作份內的事,其他的——no way。

    幾位友人也談起當住院醫師時與資深醫師對面而坐,一起看病人,一起討論,一起生活的日子。以前師生下班後討論至7,8點是常有之事,有的醫院甚至將讀書會、督導會排在晚上。現在要住院醫師下班留下來是蠻困難的,除了少數稀有 residents。

   .
   平心而論,把精神醫學當「職業」不能說不對,一位醫師盡忠職守,把他的職業作得很好,醫術高明,救人濟世,同樣值得尊敬。

    但是我總想起醫學倫理上講的:「醫師是個特殊專業,他的專業倫理要求是超高的 (high-level super-erogation )」。這樣需投注心力的工作,若沒有熱忱(enthusiasm),如何能堅持久遠?

   .
    大家也談到,現在的住院醫師較不喜歡看病人,年輕醫師常是讀萬卷書,滿腹經綸,卻整日躲在辦公室中,不見蹤影。

    此現象成因複雜,有人認為是個性使然,有人認為是xyz世代習性,有人認為是學風所致(如學位重於臨床),有人認為專科醫師考試有些影響,.... 意見紛紜,但皆同意這是精神醫學教育的隱憂。 

    在臨床醫學因為科技高度進步而逐漸「去人性化」時,精神醫學幾乎已是醫學人文精神最後的堡壘。若精神科醫師也不喜歡看病人,下世紀的醫療不知將變成什麼樣子?(虛擬醫療?) 

          
    Psychiatric Annals上曾有一篇討論住院醫師教育的文章,指出住院醫師教育訓練的好壞,與三大因素有關:

(一)訓練計劃 (programatic factor):如適當的臨床負荷、足夠的治療模式、完善的訓練課程及臨床督導....等;

(二)病患因素:診斷之多樣性、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理、伴隨各種身體疾病....等;

(三)教師 (faculty)因素:教師之學識、時間、教學動機、個性(同理心、幽默) ....等。

    筆者覺得應加上「住院醫師因素」。萬事俱備,但學生不看病人,再好的訓練計劃,再優秀的老師也是無用武之地。

    林宗義教授在其「何謂優秀的精神科醫師」一文中提到:「優秀精神科醫師之首要條件是『具備以病患為中心的治療者態度』。」不說態度,即使醫療技能也不可能脫離病人。前輩醫師訓勉我們:「從病人身上學,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筆者常跟住院醫師譬喻:臨床學習如同修練武功,只專研兵法秘籍,缺乏實戰經驗,永遠只是紙上談兵。

   .
    前長庚醫院院長羅慧夫醫師(Dr. Noordhoff) 說過:「照顧病人是我們的福氣。」(<用心聆聽>,天下文化)。當我讀到黃達夫教授引述的這句話時,感受相當震撼。 

    真的,還有那種行業像醫師一樣,得以去「診視」另一個個體?有那種行業像醫師一樣,被付予另一個生命的重託?更有那種行業像精神科醫師一樣,得以去探索另一個心靈? 

    看病人,真的是我們的福氣,與每位決志投身精神醫療的同道共勉。

       .
文章刊載: 2000/03                               .                         .                          .
上載日期: 2000/07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