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
| 個人簡歷 |
由「歇斯底里」症談起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 婦女身心醫學小組 蕭美君主治醫師
臨床門診,常見病患或家屬用〝歇斯底里〞這四個字,來表達各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或行為。〝歇斯底里〞是指病人本身所認為的或是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和醫療上的客觀檢查評估,出現差異,常發生在心理衝突或壓力事件的時候。但這樣的行為可能是無意識的,而非故意和自己或和旁人過不去,因此要避免對歇斯底里行為,產生太多批判及為難。而男性及女性在情緒表達的不同,有生物學及社會心理種種證據,尊重彼此差異,瞭解真正隱藏訊息,是兩性須學習成長的課題。
若歇斯底里的表現,是在身體的症狀:例如在壓力衝突時,突然雙腳無力、一側偏癱、眼盲耳聾、局部皮膚麻木或失去感覺,甚至以痙臠或癲癇來表現,做了各項醫學檢查,都找不到毛病。這樣的疾病稱為轉化症,是病患無意識地以身體的症狀來避開巨大的內心衝突。若高度懷疑是轉化症,不可直說病人是在裝病,若直接戳破這無意識內在焦慮的防衛機轉,這內心巨大衝突,在無法承受及預期之下,陡然浮現,旁人又無法專業處理下,病人極易崩潰。家人尤須更包容體諒,由精神科醫師與其他科醫師共同處理,密切追蹤身心變化,讓病人逐漸放鬆,面對原有壓力,此時可教導患者更多元化及更成熟的壓力因應策略,以求症狀慢慢緩解。平時之情緒,也宜採大禹治水的〝疏導〞方式,適度釋放,而非壓抑累積。若是歇斯底里表現在心理精神方面,常見的是解離症狀:例如在壓力衝突下,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或是忘記重要的個人資料及事件等等。另外,也有人稱〝身體化疾患〞為歇斯底里表現。這類患者,在三十歲以前,出現多種身體抱怨,求醫均無效。但診斷應慎重,小心過度診斷。
歇斯底里現象的產生,多有其幼時發展及心理動力學上的意義,再加上後天文化與環境壓力的影響,在可能恰巧身體的確出現器質性疾病下混合發生。究竟是身體或心理因素,其實已經分不清楚,但多半是身心相互影響、混合表現,人類情緒表現之複雜,可見一斑,這也是目前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益見重視的原因。
現代女性,身兼多重角色,平衡不易,在如何做個〝好〞女人與〝自在〞女人之間,內心衝突、焦慮不斷。相對男性在權力及工作中滿足,女性較從人際互動付出與回饋中完成,所以人事複雜之互動與關係起伏,加上多重角色的壓力,情緒與焦慮相應而生;多練習問題與衝突的解決能力,傾聽個人內心底層的聲音,勇敢面對必然的衝突與壓力,找出真正的身心焦慮來源;自信地以女性獨特的感性與力量,學會跟自己妥協相處,方能管理焦慮,對抗沮喪,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