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防感染 動不動刀都要小心

1周未癒要驗菌種

蘋果日報

塑身達人張淳淳日前腿部整形後細菌感染,長滿膿瘡住院。感染科主任盧英仁醫師說,術後傷口有一定機率會細菌感染,若免疫力低恐更嚴重。染菌須針對不同菌種用藥,有症狀先用一般抗生素如盤尼西林治,但若是較少見如張淳淳感染的非結合分枝桿菌,用盤尼西林無效,易因此延誤治療使症狀加劇,若用藥1周後未改善要快驗菌種。報導╱許芷維、張佩玉 攝影╱施偉平、吳朝奎

整形外科主任林志鴻醫師說,開刀前若有減肥、感冒、月經來潮或同一部位第二次動刀等情況,術後較易發生細菌感染,但如果即時用正確的抗生素治療,也能控制症狀。皮膚科醫師黃美月說,不用開刀的打針微整形,幾乎無傷口,少見細菌感染,但術後若有紅腫、發熱也要小心,可能是感染或對填充物敏感反應,術後1周也應在施針處貼人工皮保護、少碰水。

非結核分枝桿菌

「非結核分枝桿菌」是常見的細菌,若身體免疫力差加上有外傷,就可能感染。盧英仁主任說,雖然不了解張淳淳的確切病況,但是如果在半年內進行2次大面積侵入型手術,加上手術器械消毒不確實,若在術間、術後接觸到分枝桿菌,就可能造成感染,引起皮膚潰瘍、膿瘡等。
分枝桿菌共有數十種,需先確認菌種後,才能正確投藥,療程約需數個月至2年。

要動刀


術前需抽血體檢

開刀後細菌感染機率1%~2%,感冒、糖尿病、經期或長期服類固醇,愛滋病、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還易引起嚴重全身症狀,術前1周要抽血檢查。


小心黏膜處傷口

傷口若在黏膜處如口腔、鼻腔或私密處,如削骨、隆鼻、會陰整形等,因皮膚黏膜細菌多,且有不能剃除的毛髮,細菌感染機率比一般手術高,約2%~5%。



照顧傷口1個月

術後表皮癒合就可拆線,但皮下組織約需2周至1個月才會好,期間不要泡澡、劇烈運動,以免傷口裂開而感染,期間也應貼人工皮(如圖)。若有細菌感染會有紅腫熱痛、發燒、淋巴結腫大等現象,要趕快回診治療。



有疤處易再感染

手術傷口即使癒合,體內仍會有疤痕組織,易引細菌感染,如同一部位第二次動刀,甚至無外傷的狀況下,也可能發生細菌感染,即使已手術半年、一年以上,只要手術部位有紅腫、發熱症狀,建議找原開刀醫師診治。

微整形



包裝拆後速用完

微整形填充物拆封後,會提高染菌風險,最好避免使用分裝針劑,應買整支原裝針劑一次用完,術後剩下的量要連外包裝一起低溫保存,並於1周內用完,即使不需再注射,也可填在臉上其他凹凸處。



檢查針劑外包裝

微整形注射前最好要檢查填充物容量、品牌、外包裝是否跟購買療程符合,此外,也要檢查包裝是否為繁體中文、有衛生署核准字號等,因針劑須全程低溫保存,才不會變質,用非合法進口的水貨難確認品質,無法申請藥害救濟。



不同成分隔月打

微整形較少細菌感染,紅腫、脹痛可能是對注射的填充物敏感,首次施打劑量別太多,若在同一部位施打不同成分,最好間隔1個月以上,以免有敏感反應。



紅腫發熱可冰敷

微整形因幾乎無外傷,很少細菌感染,術後如有紅腫、發熱的情況,通常是輕微過敏反應,冰敷約3天就可消除,若細菌感染,會視程度輕重使用外擦、口服等抗生素治療,一般約1至2周就會痊癒。

醫師說



有問題請教原醫師

整形外科 林志鴻主任
原主治醫師最清楚手術過程,術後出現任何不適,即使已過數個月、甚至幾年,只要手術部位有異,都應找原醫師評估。

 


微整形也有復原期

皮膚科 黃美月醫師
許多人以為微整形不動刀就不用等復原,但打針具侵入性,跟吊點滴或抽血相同,施針部位可能會瘀血、紅腫,術後1周內會消失。



細菌感染對症治療

感染科 盧英仁主任
細菌感染時若免疫力正常,可在一定時間內痊癒,但因每種細菌適用的抗生素與療程不同,錯誤治療無法殺菌,還恐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