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問: 甲狀腺手術是否有危險及併發症? 答: 甲狀腺手術可能發生以下幾種併發症與危險: 1. 手術後之傷口感染,發生率為1% - 3%。 2. 手術後傷口附近皮下血腫或血清腫。 3. 甲狀腺風暴 (thyroid storm),發生率為1% - 2%。 4. 手術後出血併形成血腫。最常在手術後2-4小時內發生,但也可能在手術後幾十分鐘發生。血腫太大時,有時會導致呼吸困難而必須緊急處理。 5. 呼吸困難。可能因血腫造成,但有時原因不明。 6. 暫時性喉返神經麻痺,會有聲音嘶啞情形,發生率為1.5% - 6.7%。 7. 永久性喉返神經麻痺併聲音嘶啞,發生率為0.8% - 4.0%。 8. 非神經麻痺造成之聲音嘶啞,可能導因於麻醉時之氣管插管。 9. 喉上神經麻痺導致無法發出高音階之聲音,發生率為11% - 25%。 10. 暫時性副甲狀腺功能低下,會有肢體麻木或抽筋之現象,發生率為2% - 30%。 11. 永久性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率為0.4% - 13.8%。 12. 部分病患手術後有輕微之吞嚥障礙,此症狀會逐漸改善。 13. 甲狀腺功能低下,應視為治療過程之自然現象,不應視為併發症,較容易發生在接受甲狀腺全切除手術及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的病人。 14. 其他少見之併發症,例如乳糜管溢漏、疤痕增生、皮瓣壞死。 (趙子傑醫師回答) 問: 什麼是內視鏡甲狀腺手術?什麼情況可以接受內視鏡甲狀腺手術? 答: 所謂「內視鏡甲狀腺手術」係利用一細小-之傷口置入管徑為0.3公分左右之內視鏡(以往常以腹腔鏡稱之),另由二處小傷口置入內視鏡的器械來進行手術。手術時需在頸部注入二氧化碳或將皮肌層吊起(日本醫師常用)以利手術之進行。本院、台灣及義大利的醫師則採用不同的方式。使用的方法是在傳統甲狀腺手術切口處做一約2- 2.5公分的傷口,由此傷口置入內視鏡,藉由內視鏡鏡之影像系統來輔助甲狀腺手術之進行。此種手術方式應稱為「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之甲狀腺手術」,而不應稱為「內視鏡甲狀腺手術」。雖然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之甲狀腺手術的傷口比傳統甲狀腺手術之傷口小,但能否施行此種手術因病情而異。可考慮做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之甲狀腺手術的條件有:甲狀腺之結節(或腫瘤)不可太大(最好在3公分以下)、頸部不曾接受放射線治療、沒有甲狀腺炎或甲狀腺機能亢進。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之甲狀腺手術可能發生如傳統甲狀腺手術之併發症與危險。應與您的主治醫師詳細討論是否適宜施行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甲狀腺手術。 (趙子傑醫師回答) 問: 乳房腫瘤約2公分,經診斷為乳癌。是不是一定要將整個乳房切除? 答: 請參閱本科網站「保健知識」中之「以乳房保留手術治療早期乳癌」一文。 (趙子傑醫師回答) 問: 腫瘤是癌症嗎?要不要開刀? 答: 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也就是「癌」。如果腫瘤確定為良性時,手術切除並不是絕對必要之手段。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手術切除是治療良性腫瘤之必要手段。良性腫瘤太大壓迫到鄰近之器官而導致功能障礙時,就必需以手術切除此腫瘤。例如,腸胃道的平滑肌瘤造成腸胃道阻塞時需以手術切除腫瘤。甲狀腺之良性結節或腫瘤太大,壓迫到氣管或食道而導致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另外,如果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攝影)或其他檢查無法確定腫瘤是否為良性腫瘤,應考慮以外科方法處理以取得組織或切除腫瘤以為病理診斷之需。有時以外科手術治療良性腫瘤是為了解除病患的心理壓力。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相當多此類的病例。例如,皮下脂肪瘤或乳房之纖維腺瘤並非絕對需要以手術切除。但是,如果病人因為腫瘤之一直存在而導致心理壓力過大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可以手術切除腫瘤以達到診斷及治療的目的。有時以手術切除良性腫瘤是為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以表皮樣囊腫(俗稱粉瘤)為例,手術切除囊腫是為了預防日後可能發生的囊腫發炎或膿瘍。 (趙子傑醫師回答) 問: 切片檢查是什麼?要不要開刀? 答: 通常所稱的「切片檢查」在醫學上稱為「活組織檢查法」,其目的是要取得病理組織學的診斷以做為治療之根據及選擇治療方法。切片之方法有針吸式切片、切開式切片、與切除式切片。切開式切片是切一小片組織而切除式切片則是將整個腫瘤切除;兩者都需要做小手術以取得組織。針吸式切片又分為細針抽吸及粗針切片。兩者可藉助電腦斷層攝影或超音波引導取得細胞或組織。 (趙子傑醫師回答) 問: 開刀、化療後可能完全恢愎健康嗎? 答:早期的乳癌(指一、二期)治療,我們以開刀為主,開刀完就算是健康的人了,接下來的治療不論是電療或化療、吃藥,均稱為輔助性治療,所謂輔助性治療,是為了預防癌症復發。癌細胞如果有轉移出來大部份會被淋巴腺抓到,所以開刀時會取出淋巴腺做檢測,依照淋巴腺有無癌細胞,或淋巴腺感染的多寡就可以來推測癌細胞轉移出來的數量。如果淋巴腺有感染,表示輔助治療必須加強,例如化學治療可能須用較強的藥比較好。如果是早期乳癌且淋巴腺也沒感染,依長庚醫院的五年無病存活率是可以到八至九成,因為成績很好,所以在選擇輔助性治療時就要考慮到治療時的副作用,尤其是化療。有些人比較在意副作用,有些人比較擔心復發,這可以討論後自己決定。 (羅永豐醫師回答) 問: 血液中有殘留癌細胞嗎? 答:一般來說癌細胞掉到血液,大部份會死掉,只有極少部份沒死掉的會卡在內臟。這就是術後輔助治療所要治療的對象,如果輔助治療沒有把它殺掉就有可能復發。乳癌的復發以局部復發排第一,其次是骨頭、肺臟、肝臟。骨頭也以脊髓較多,手、腳等較少。 (羅永豐醫師回答) 問: 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整個療程結束後,該如何保養身體,防止復發? 答:如何防止復發及包括防止得乳癌,我們能做的很有限。乳癌以前很少,現在很多,整個台灣,以台北的比率最高,以世界來看,歐美又比台灣多。可見環境的因素及生活習慣、飲食都有關係,精緻複雜的飲食可以吃,但不要多吃,粗茶淡飯多運動是最簡單的保健方法。 (羅永豐醫師回答) 問: 如果 HER-2/neu 基因屬於三價是代表復發機率高? 答:大部份的報告是有此基因過度表現者,對一般化療及吃藥效果較差,因為較差所以復發機率可能會高一點,不過現在已有針對此基因的藥。 (羅永豐醫師回答) 問: 化療的治療時機是手術後一、二個月都無妨嗎?因為我目前懷有7個月身孕,主治醫師認為應該讓胎兒再足一個月後,剖腹再行治療,這樣的治療時機是否適當? 答:化療治療的原則當然是術後愈快愈好,不過現在新的研究報告認為沒影響。我也認為手術後一、二個月再化療應不會對治療的成績有影響。 (羅永豐醫師回答) 問: 粗針穿刺後如果是惡性腫痛,是否要立即開刀,否則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半個月內有影響嗎? 答:超音波定位或乳房攝影定位粗針穿刺是比較新的診斷方法,穿刺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此關念不對,穿刺不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乳癌平均半年變成原來的一倍大,腫瘤愈大則長的愈快。半個月內不會擴散,開刀時粗針穿刺的洞會與腫瘤一起取出。 (羅永豐醫師回答) 問:健康的人有必要做基因篩檢,我本身是乳癌患者且HER-2/neu三價,我的家族姊妹是否要做HER-2/neu基因篩檢? 答:妳指的基因篩檢應是指乳癌基因BRCA 1。此基因變異歐州人很多,東方人包括日本文及台灣很少,高醫、台大都做過此研究,即使是乳癌家族,命中率還是很低,因此不建議做。除非家中直系親屬有三個乳癌患者。 HER-2/neu基因是一正常的基因,每一個人都有。當此基因過度表現時,就變成腫瘤基因,就是妳所說的三價。 基因要過度表現且有其生理功能是要表現在此基因的蛋白質,因此把切下來的腫瘤做免疫染色,直接偵測此基因 的蛋白質就可以知道是一價或是三價。即使腫瘤是三價,腫瘤旁的正常乳腺還是一價,因此無法對HER-2/neu基 因做篩檢。定期每年做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比較實際。 (羅永豐醫師回答) 黃疸七問 1. 問:我最近覺得食慾不振、渾身倦怠、臉色泛黃、皮膚發癢、小便濁黃,大便有如石灰色般,請問我是不是病了? 答:依照您的主訴,不但是病了,而且還病得不輕。極有可能患有阻塞性黃疸症。 2. 問:阻塞性黃疸是一種病嗎? 答:阻塞性黃疸是一種症候群,許多疾病均可造成此類症狀,依解剖位置區分,從肝內膽管、肝門膽管、總 膽管、十二指腸壺腹,甚至胰臟頭發生病變,均會造成類似的症狀,若依病因來區分則有腫瘤、肝內結 石、癌症轉移肝門淋巴結或其它感染性疾病。 3. 問:這麼多可能性要如何區分? 答:醫師藉由問診,理學檢查、驗尿、血液生化肝功能值測定及超音波即可對疾病有一定的掌握。 4. 問:什麼樣的惡性腫瘤容易有黃疸?可否舉例說明? 答:是的,我們舉肝門膽管癌作例子。因為腫瘤長在左右肝管匯合之處,極容易造成深度黃疸。若未經適當 處理,容易有發燒、畏寒、右上腹疼痛、敗血症及凝血機能不全等。 5. 問:一旦診斷有膽管癌是否應儘速開刀? 答:肝門膽管癌合併深度黃疸若未經適當準備貿然接受手術,其死亡率甚高。應先採取膽道引流術,使得肝 細胞能恢復正常功能,同時應留意水分、電解質及營養之補充。總之,使得病人的整體狀況趨近正常, 在此同時,可針對腫瘤大小、位置、是否侵犯血管、淋巴腺、疾病期別、肝臟切除及殘留體積比率,及肝 臟功能作仔細的g術前評估。 6. 問:手術的風險如何? 答:此類手術常涉及超過百分之六十肝臟切除,困難的血管及膽道重建手術風險委實不小,不過現代醫學快 速進展,利用精細的核磁共振攝影。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攝影,準確的肝功能評估,術中超音波,及肝臟諧 波刀等高科技軟硬體的協助,已將手術風險降至合理的範圍。 7. 問:除了手術外是否有其它的輔助療法? 答:截至目前為止,手術切除仍是治癒膽管癌的唯一希望,然而新的標的療法諸如生長因子抑制劑,沙利竇 邁,COX-II抑制劑,基因治療等均在我們的實驗室中積極測試測試,希望 很快能應用在臨床病人以提高 存活率。 (葉大森醫師回答) 問:胰臟癌是一個無法治療的疾病,手術無效? 答:胰臟癌雖然是難以治療的癌症,但是在一些情形之下外科醫師可以有效地增長病人的生命,以及改善病人的 生活品質,而且能夠以外科手術處理切除的胰臟癌,其存活時間遠遠長於不治療的病人,而且臨床上的結果相 差太多了,所以應該積極地治療這些病人。 (陳漢明醫師回答) 問:慢性胰臟炎的疼痛是否能改善? 答:有許多的藥物以及飲食輔導可以大大改善慢性胰臟炎疼痛之症狀,包括發作的次數以及疼痛的大小。而且在 某些情況之下,外科手術可以有機會完全解除了病人的症狀。 (陳漢明醫師回答) 問:現在是否有急性胰臟炎的“特效藥”? 答:急性胰臟炎的治療包括十分複雜的團隊工作,有病房護理的照顧、注射及輸液之治療、抗蛋白酶、抗生素及 (或)降胃酸藥物的給予、呼吸之照護,甚至胃腸科之內視鏡治療以及在特定情況下的外科手術治療。其中各有 各的適應症以及使用時機,因此與其依賴某種“特效藥”,不如尋找合格的專科醫師才對。 (陳漢明醫師回答) 問:若有膽道結石,會有那些症狀? 答:右上腹疼痛為最常見的症狀,疼痛的強度可由輕度悶痛到嚴重的絞痛,另外會有右上腹部飽脹感,噁心或嘔吐 。嚴重的話會出現黃疸、發燒、畏寒等膽道炎的情況。若膽道完全阻塞時,小便顏色會呈茶褐色,而大便顏色 會變灰白色。 (徐潤德醫師回答) 問:膽道手術後所留置的T型引流管何時才能拔掉? 答:膽道皮膚廔管的形成至少需要十天以上,在拔掉T型引流管前,必須確定膽道內已經沒有殘留的結石,因此會在 術後二至三週內安排經由T型管打入顯影劑的膽道攝影,若確定已無殘留的結石,才會把T型引流管拔掉。 問:若T型管膽道攝影有殘留結石,該怎麼辦? 答:可以藉由軟式膽道纖維鏡經由原先T型引流管的通道(膽道皮膚廔管)將殘留的結石取出。 問:膽囊結石會有那些併發症? 答:有急性膽囊炎、膽囊蓄膿、腹內膿瘍、膽囊破裂形成的腹膜炎、肝膿瘍、膽管炎、膽因性胰臟炎、膽道腸道廔管 、膽石性腸阻塞,少數的病人會合併膽囊癌的發生。 問:乳癌常見的症狀有那些? 答:1.乳房出現無痛性,不可移動的硬塊。 2.突然的乳頭凹陷。 3.乳房皮膚有橘皮樣或潰瘍的變化。 4.乳頭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出血。 (徐潤德醫師回答)
癌症病患營養補充Q&A Q1:聽說吃太多,容易讓腫瘤變大,是不是真的嗎? ANS:不是,利用飢餓方法去餓死癌細胞,是不正確的說法。營養缺乏對人體本身造成的傷害性,遠遠超過腫瘤,體重急速地下降會讓癌患免疫力下降,影響傷口癒合,產生感染問題,相對地降低癌症治療的成效,並且增加癌症患者的致死風險。 Q2:接受癌症治療期間,可以採用生機飲食? ANS:生機飲食是強調食物不噴農藥、不被污染。但並非每樣食物都可拿來生食,每個人並非都適合生機飲食,它必須注意調理的技巧、安全性及衛生的程度。而生機飲食不等於「素食」,仍均衡攝取牛奶、雞蛋、雞肉、鴨肉、魚肉,否則缺乏蛋白質與熱量對癌症治療是沒有幫助的,最好先跟您的主治醫師討論為宜! Q3:癌症患者吃不下,可否用喝雞精代替吃東西? ANS:不行,因為雞精的主要成分為核苷酸,少量可能對提高精神有所幫助,但多喝容易讓普林升高,增加痛風危險,無法增進食慾,甚至容易導致熱量及營養素攝取不夠,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消耗,進而影響癌症治療的進行。 Q4:治療期間我很虛弱,體重下降很多,根本都吃不下,怎麼辦? ANS:食慾減少是治療時經常發生的情形,建議在烹調時多注意色、香、味的調理,也可以嘗試香味料,來增加食慾。嚴重患者可以告知醫師,請醫師開立食慾促進藥物,來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神經胜肽Y來增加食慾,抑制腫瘤細胞產生的細胞毒素,避免組織及肌肉過度消耗,有效達到增加體重,提升生活品質的目的。 若您想瞭解更多癌症營養資訊,或收聽 (葉俊男醫師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