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免疫異常 4種狀況打疫苗抗體反應佳

2021 / 07 / 18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台北18日電)
腎友免疫異常 4種狀況打疫苗抗體反應佳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顏宗海


  國內洗腎病人COVID-19疫苗接種率達8成,長庚團隊研究發現,年紀輕、營養好、BMI值低的腎友,甚至曾染疫的腎友,打疫苗後產生抗體反應的比率較高。「洗腎病人是特殊族群。」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腎友因疾病導致免疫功能不全,易受感染症侵襲,但洗腎時體外循環會活化免疫系統,導致發炎指數增加,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顏宗海提到,洗腎患者若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接種疫苗後,因腎友免疫功能異常,產生的抗體反應也與常人不同。

  他率領團隊分析洗腎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狀況,爬梳6款通過世衛組織(WHO)批准疫苗的臨床試驗文獻發現,受試的腎友產生抗體反應的比率落差很大,介於29.6%到96.4%不等。顏宗海進一步解釋,這樣的狀況可能與受試者接種廠牌、打1劑或2劑、採血時間點、判斷抗體反應比率的標準以及種族有關。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洗腎患者年齡較低、血液白蛋白濃度較高、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低或曾經感染COVID-19,產生抗體反應比率較高。

   顏宗海說,血液白蛋白濃度高代表營養良好,BMI值較低代表身材正常不肥胖,以及年紀輕的腎友,打疫苗的抗體反應較好,理論上應有較好的保護力,但還待更多研究驗證。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COVID-19接種對象與期程、注意事項」指引提到,COVID-19感染者,建議自發病日起間隔6個月,再接種疫苗。

  顏宗海說,對曾染疫的腎友而言,感染過後再打疫苗,抗體反應也較好。這項研究已刊登在英國的國際醫學期刊QJM。
 

未命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