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您-台北長庚婦產科月刊

中華民國87年12月

    

本期主要內容    

  1. 氣喘病童之居家護理
  2. 糖尿病之診斷與處理
  3. 惱人的下帶
  4. 孕婦可以吃人參進補嗎?
 

氣喘病童之居家護理 

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

  
氣喘病是指呼吸道對環境中各種不同的刺激,產生過度反應的結果。呼吸道的過度反應會造成呼吸道的收縮,呼吸道黏膜腫脹、發炎細胞及發炎物質的堆積,引發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破壞,形成氣喘病的症狀。因氣喘病的發生除了遺傳體質之外,周遭環境是誘發氣喘病發作非常重要因素,因此藉著環境的改善,可直接達到防止氣喘病發生的目標。 

避免或控制氣喘病發病的誘因 

(一)環境因素之致病因子 
 (1)過敏原: 
臺灣地狹人稠,又屬於海島型氣候,地處亞熱帶,終年濕度高,四季又不分明,因此以家塵蹣為最重要過敏原,其次是舊棉絮、黴菌和蟑螂,再其次是貓、狗、鳥類等等寵物的皮屑和唾液。台灣沒有大片土地可供種植同種花草樹木生長,因此對花粉過敏比歐美等國少,至於食物則很少有關係。 
〈2〉非過敏原: 
一些非過敏因子也會引起呼吸道過度反應,造成氣喘病發作,而這些因子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氣候劇烈變化〈溫度、溼度、風速及氣壓〉、空氣污染〈打掃房屋、清理被褥、工廠或車輛廢氣〉、刺激味道〈如蚊香、燒香、香煙、香水、殺蟲劑、油漆、甚至於廁所臭味等〉、哭笑等心理因素、劇烈運動、冷熱變化〈洗澡、冷氣房、冰冷飲料及水果〉。 

〈二〉改善生活環境以避免過敏疾病發生 
 〈1〉過敏原的控制: 
1.狗、貓、鳥類等寵物類 
室內不要養狗、貓、鳥類等寵物,因為動物皮屑、及排泄物或分泌物很容易引起過敏。 
2.黴菌 
黴菌容易生長於高濕的環境中,因此居家環境保持溼度在50-65%之間可抑制黴菌繁殖,宜使用除濕機再加上房間內採用空氣過濾器並定期更換濾網,則可達到避免接觸黴菌等過敏原。 
〈2〉非過敏原的避免: 
除了過敏原之外,一些非過敏因素也會造成氣喘病人呼吸道的傷害,應儘量避免。 
1.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應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遊樂場、戲院、百貨公司等,避免呼吸道感染,因為呼吸道感染常常會加重過敏症狀,甚至引發氣喘發作。 

2.天氣變化較多的季節,如春夏之交,秋冬之際,早晚溫度變化很大,應注意保暖,以減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3.避免進入空氣污染區,目前有許多證據顯示空氣污染會影響氣喘的發病率。

4.避免接觸刺激性味道,有報導指出抽煙及吸二手煙不僅會增加氣喘盛行率,也會使氣喘的症狀更加嚴重,因此屋內不僅自己不能抽煙也不可有人抽煙〈二手煙〉。

5.避免接觸刺激性味道,儘量少用蚊香、燒香、油漆、香水、樟腦丸、殺蟲劑等有刺激氣味物質,廚房宜使用抽油煙機,可減少油煙散漫,廁所也要隨時沖洗,防止臭味產生,因刺激性煙霧很容易刺激呼吸道,增加呼吸道的敏感度。 

6.運動後及病情不穩定時避免食用冰冷飲料及食物,宜多喝溫開水,至於是否要迴避何種食物,則視病人吃了該項食物是否會引發氣喘發作而定,一般而言氣喘發作與吸入空氣中過敏與非過敏刺激物質最有關聯,與食物種類較無關係,不過仍有少數病人會因服用某些特殊食物或藥物而產生症狀。 

7.在乾冷的季節進行劇烈運動時,很容易改變氣管管壁之溫度與溼度,引起氣喘發作。至於較緩和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及體操、慢跑等,則鼓勵去做,但需視病人情況適可而止,並隨時準備止喘藥物在做運動之前使用,避免引起氣喘發作。 

8.避免情緒過度激動、緊張。

以上種種過敏和非過敏因子,氣喘病人如能深切體認、好好避免,將可免除氣喘發作,或者把症狀減至最低程度。 
 

 

糖尿病之診斷與處理

門診護理師 吳慧美

 
診斷妊娠性糖尿病,最好在24週至28週口服50公克葡萄糖水負荷試驗,測一小時後的靜脈血漿血糖值全面性的篩檢。若超過140mg%,再進入標準100公克口服葡萄糖三小時再受測試(Standard 3-hour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如果無法做到全面性的篩檢,則對於具有任何一者危險因子(Risk factor)的孕婦,應該適時作糖尿病篩檢(Diabetic screening)。這包括:高齡產婦,家族成員有糖尿病史,曾有流產、早產、胎兒先天畸形,胎死腹中,羊水過多,妊娠毒血症,巨嬰,生產損傷等不良產料史或多次出現尿糖,肥胖,懷疑胎兒成長超大等。

由於胰島素的使用及嚴格的控制血糖,糖尿病孕婦的健康問題大為減少,但發生合併症的機會仍比一般孕婦高,常見的合併症有:流產、早產、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早期破水、高血糖、低血糖及酮酸血症、陰道念珠球菌和泌尿道感染。
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因為嚴格的控制母親血糖,明顯的降低週產期死亡率,但母親高血糖將帶給胎兒及新生兒許多問題,高血糖引起子宮胎盤血管病變,有慢性胎盤功能衰竭,胎兒生長遲滯,早產導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及呼吸窘迫症候群。

治療:
一、妊娠前期:應以超音波掃描、觀察子宮腔內妊娠,規律性的心跳速率以及胚胎的頭臀徑(Crown rump length),確認妊娠週齡(Early documentation of gestation by ultrasound)。

二、妊娠中期末:應做詳細的胎兒行態學評估檢查,排除神經管缺損症或其他外觀型態的畸形,同時也需安排更高層次的胎兒心臟超音波掃描檢查,排除心臟大血管轉位,或心室中隔缺損等問題。

三、妊娠後期末:從最便捷自助的日常胎動記錄,胎兒心跳監視儀器的觀測及非加壓測驗(NST)到併用實時超音波掃描,觀察胎兒胎動、呼吸運動、手腳肢體的屈展等動作(肌肉張力的表現),四象限羊水指數(反映羊水量),即組合成所謂的生物物理全盤評分檢查,作為胎兒安康狀態的指標。

    

惱人的下帶

邱宗鴻 醫師

 
生殖道的分泌物,俗稱下帶或陰道分泌物,但絕不是大家說得非常順口的「內分泌」如何又如何,雖然醫生都知道就醫者意涵所指,卻沒去一一糾正。

下帶的量多或成乳酪塊狀,顏色呈黃綠色或混雜血絲,間或有一股異味,甚至腥臭味;這些症狀隱含的原因不勝枚舉,但基本上可以依據就診者的主訴內容、年齡、月經週期的第幾天〈如:是否正值排卵受孕危險期?抑或是月經前後日期?〉、是否懷孕在身?是否合併陰道感染、發炎或搔癢等臨床病史,在經由鴨狀陰道窺器檢查,或蘸起下帶攪混小小滴生理食鹽水在玻片上塗抹成濕抹片,藉由顯微鏡觀察即可釐清原因類別,對症下藥。

下帶有異味或引起患部搔癢難忍是最常遇到的問題。陰道分泌物量多、濃稠呈黃色〈俗稱黃帶〉或黃綠色、具腥臭味、外陰部或呈溼疹樣紅腫變化、也常見搔抓或皸裂,常見的病因為「非特異性陰道炎」、嗜血桿菌陰道炎或是陰道滴蟲感染。依診斷給予口服抗生素或陰道片〈錠〉、膣栓藥局部使用治療。

下帶呈乳白狀或乳酪塊狀、且合併燒灼、刺痛或搔癢難耐,常常是陰道黴菌感染所致〈最常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產檢的孕婦尤其常見。這種感染,很容易治療,卻也很常再復發。

對於下帶量多、呈白色〈即白帶〉或黏稠如鼻涕樣或水樣分泌物,常見於卡他兒子宮頸炎或子宮頸口糜爛的患者;與敏感體質或慢性子宮頸炎有關。宜避免攝取生冷、寒底的蔬菜或許可以緩解症狀。也可在子宮頸抹片檢查判讀為正常後,做子宮頸冷凍治療、電燒灼治療或雷射氣化等治療措施而改善症狀。

至於血性帶下,則不能輕忽它。尤其是在更年期或停經婦人就診時,應仔細檢視子宮頸口部位,有無贅生物?不規則糜爛區域?或易於發生碰觸性出血?必要時應作局部切片檢查,藉以排除子宮頸癌前驅病灶或子宮頸癌的可能性。

青春期少女的血性帶下較常見無排卵性、功能失調出血,可以使用黃體素調經理帶。而一般育齡朋友的血性帶下或因贅生息肉、功能失調出血或經期中間的排卵性出血等都是常見的原因。總而言之,惱人的下帶,不要諱疾忌醫,也不要擅自塞藥或抹藥治療,應保持原狀盡快就醫治療。

    

孕婦可以吃人參進補嗎?

中醫部 謝佳蓉醫師

 
人參名列為百補之王,一向深受國人青睞。而為了滿足「一人吃兩人補」的需要,不少長輩會鼓勵孕婦,不時喝碗參湯或以人參燉雞來進補。事實上在中醫臨床上,我們只有在「氣虛」的情況下才使用人參。

例如體質虛弱的孕婦,出現少量陰道出血、腰酸或下腹隱痛,有流產可能時,可以人參補氣固攝中藥,往往可收到很好的安胎效果;或當妊娠嘔吐厲害、孕婦身體虛弱時,可以人參配合健脾胃藥物調理,很快便可改善;或臨產前吃些人參,比較可以持續增加氣力,幫助胎兒順利娩出。

但是對於某些實熱體質的孕婦,或懷孕後期的孕婦一般體質偏熱,屬於中醫的血熱或陰虛火旺體質,此時如果濫服溫熱補品〈如人參〉,卻有可能助火動胎,加重妊娠不適症狀。

另外,妊娠後期部分孕婦有下肢水腫情況,有的甚至出現妊娠毒血症〈高血壓、水腫和蛋白尿〉,此時服用人參不得法,有可能升高血壓,且人參有抗利尿作用,對於水腫患者亦不利。因此,懷孕後期服用人參,弊多利少,必須慎重。

另外,服用人參時,因人參種類甚多,如高麗參、吉林參、黨參、粉光參、太子參•••等等,有一般所謂的「溫補」、「平補」、「涼補」的不同,應視體質來選擇。
(摘自長庚醫誌)

        

長庚紀念醫院台北婦產科系

「週末下午茶─與醫師有約」 歡迎面對面與醫師詳細討論 妳我親朋好友的切身問題    

關心您月刊免費訂閱電話:02-7135211轉3345王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