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號
標 題

11

減敏療法 氣喘兒的另項選擇

八歲的林小弟 (化名)是位氣喘兒,從第一次發作開始,已經使用過各類藥物,不論口服藥或吸入式類固醇,控制效果都不太好,大約每隔一兩個月就會發作一次,天氣變冷時,發作次數還會增加。最近,醫師建議爸媽嘗試讓林小弟做減敏治療,[減敏是什麼東西?]三人異口同聲發出疑問。

或許不少人聽過減敏療法,但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 ;甚至有些人已經在接受減敏療法,卻對減敏療法不甚瞭解。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氣喘過敏風濕科主任林思偕指出,減敏療法的原理乃是長期規律對患者皮下注射過敏原(例如塵蹣),以使患者體內的免疫反應發生改變,藉以降低對過敏原的敏感度。

減敏治療的效果究竟如何 ?根據許多大型的國際研究顯示,減敏治療對病童症狀之減輕及減少藥物之依賴均有助益。國內也曾追蹤分析436位接受2年以上減敏治療之氣喘病童,治療後氣喘發作次數及用藥量減少90%以上者有94位;兩者之減少介於75~90%者有145位,介於50~75%者有112位,介於25~50%者有71位,低於25%者有41位。

林思偕強調,亦即有四分之三以上的病童接受減敏治療後,病況大有進步 ;相對於未接受減敏治療病童僅有三分之一有明顯進步的結果,減敏療法確實有明顯之療效。近年來許多研究並發現,雖然努力做好環境控制可減輕氣喘症狀,如能再施以減敏治療,則效果會更好,且接受減敏治療時間愈長,停止治療後,氣喘復發率愈低。

不過,林思偕醫師說,減敏療法並不適用每位過敏病人,一般在下述四種情況才考慮使用減敏療法 :
(1)過敏原無所不在,無法避免(例如家中開寵物店),尤其是吸入性過敏原;例如塵蹣.花粉和黴菌等;
(2)雖然努力做環境控制,病人症狀仍無法改善;
(3)雖然已適當地使用藥物,仍然無法使症狀改善;
(4)可以找到明確的過敏原。因此,目前減敏療法主要使用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及有翅動物敏感三大類。

台大小兒部主治醫師江伯倫指出,基本上此一療法是藉由皮膚內的免疫細胞來改變整體的免疫反應,因此異位性皮膚炎 .蕁麻疹等患者,本身的皮下免疫細胞已經不健全,就不適合再做減敏治療。另外,對食物過敏(如牛奶.蛋白.海鮮)的人,也不適合做減敏療法。

江伯倫說,減敏療法也有年齡限制,較適合的對象是五歲以上 .青春期以前的兒童。這是因為年幼的氣喘兒,有些會自然痊癒,且五歲以上的氣喘兒童,過敏反應與呼吸道的關係較明確,並且比較可以和醫師配合。至於成年的氣喘病人,對減敏治療的反應普遍不佳。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患者吸入過敏原後會產生氣喘,那麼直接將過敏原注射到身體裡,難道不會有副作用嗎 ?江伯倫說,減敏療法有一定比例的副作用,例如立即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皮膚癢等,最嚴重的是發生過敏性休克(機率約十萬分之三),因此減敏療法要由有經驗的專科醫師執行,且打針的診間必須備有一些急救設備,以防突發狀況,每次打完針,患者也必須在醫院觀察半小時無異狀再離開。

江伯倫說,減敏治療所注射的過敏原,是以遞增方式加量,但注射時間則由一星期一次逐漸拉開為兩星期一次,再到一個月一次 .兩個月一次,通常在三.四個月左右可以發現部份效果,六個月時可以看出免疫細胞的變化,而完整的療程約需兩三年。他也說,有意接受減敏治療,並且合乎條件的人,其實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因為從現在開始治療,等四.五個月後天氣轉涼時,也正是氣喘容易發作的時刻,最可以看出效果。

林思偕則強調,接受減敏治療的過程,原本的藥物不應該停,環境的清潔也仍重要,才能強化減敏效果。

此外,目前國內已引進舌下滴入式的減敏療法,即將開始人體試驗,林思偕說,這種滴劑可使患者免受打針之苦,副作用也很小,但療效如何,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