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過敏,前進花博
當北半球的西方國家可能正下著百年難得的大雪,世界級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已於99年11月初正式在亞熱帶的台灣繽紛登場,至今湧進了數百萬的參觀人潮。花博展預計展至今年的4月25日,趁著春節前後春暖花開之時,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民眾入園參觀,但也提醒民眾預防花粉過敏症狀的發生。
西方國家在春夏來臨時,便會提醒對花粉過敏的人要提高警覺,甚至每日氣象預報除了氣溫、濕度外,還有花粉濃度的預測,提醒對花粉過敏的人出外要預先防備。根據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的研究,台灣測得到對花粉敏感的比例約 2
%,但真的對花粉過敏而產生臨床症狀的比例則更少。
- 花粉熱不是熱
早在西元1819年前,便發現有人聞到或接觸到乾枯的稻草便會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當時稱為枯草熱。因為枯草中有大量的花粉種子,當在收穫季節整理這些枯草時,便噴嚏連連。有人到國外求學或移民,前兩年欣賞與讚嘆國外春天時節家家戶戶的庭院佈置得花團錦簇,擺脫讓人憂鬱的冬季;過了幾年,當季節來臨時便開始眼睛癢、流鼻涕及鼻塞等。
這些透露一些訊息:以現代醫學來看,這些症狀與「枯草」無關,也不會傳染,當然並不會發燒,而是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往往合併過敏性結膜炎。再者並不是一接觸過敏原便會發生症狀,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的「致敏化」,也就是身體漸漸對過敏原產生反應,再一次接觸過敏原時,便一發不可收拾。
花粉過敏除了引起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外,也會合併眼睛癢、流眼淚的過敏性結膜炎症狀,甚至喉嚨癢,誘發呼吸道的敏感—就是氣喘急性發作。雖然在台灣對花粉敏感的人不到 2 %,即使測到對花粉敏感,但也不一定有上述症狀,不過了解對花粉過敏的預防,逛起花博更是怡然愜意。
- 黴菌無所不在
除了花粉外,戶外的黴菌孢子可也是隨風飛揚。家中的麵包放久了長黴菌、壁癌是黴菌、浴室潮濕的角落也長黴,這些是室內常見但易被忽略的過敏原。在室外空氣中有飄著大量黴菌,這些黴菌來自植物、土壤或倒落地上的枯木等,公園中自然不少。花博中利用植物、枯木的園藝造景,也潛藏著不少的黴菌,也別忽略它的存在。
- 過敏性鼻炎不是感冒
過敏性鼻炎過去以症狀發生的時間點及引起的過敏原成因不同,分成季節性及常年性。不過每種樹木種子或花朵產生花粉的季節月份不同,也會隨著氣候而稍微變化,因此所謂的花粉季可涵蓋非常久的月份。所以目前打破這樣的二分法,不再區分季節性或常年性過敏性鼻炎。
無論何種過敏性鼻炎,造成鼻塞、打噴嚏等症狀一樣困擾人,所以依症狀發生時間的長短,分成間歇型或持續型,而以影響生活品質或工作的程度來區分輕中重不同嚴重程度。
- 八招防過敏,悠遊花博
花粉過敏症狀往往較少發生在下雨、多雲或無風的日子,因為花粉更會在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到處飛揚來完成其播種的神聖使命。所以注意氣象預報,選擇一個陰天稍涼、無風的日子來逛花博,可能較能避免花粉過敏症狀。
- 一天中花粉高峰多出現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下班或下課後再去逛花博也是一種選擇。花博夜間也開放,可欣賞異於白天的風情。
- 一般顏色鮮豔的花比較不會引起過敏,因為花色鮮豔主要的目的是吸引昆蟲來散播花粉播種(蟲媒花),至於靠風傳播輕小種子的風媒花或樹木草坪,才是引起過敏症狀的元凶。
- 剛修剪過的草坪或打掃落葉,會揚起花粉或枯葉中的黴菌,吸入易引起過敏的症狀。若園中有剛修剪過的草地或清掃落葉時,則盡量遠離。
- 若真的對接觸花粉有明顯症狀,不得已只好戴口罩、眼罩(鏡),減少花粉吸入或接觸眼睛的機會,不過因此也聞不到花香,也拍不出美美的照片。
- 必要時,逛花博前可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第二代抗組織胺可維持長效且較不易有嗜睡的副作用。
- 若眼睛合併有過敏性結膜炎而又紅又癢,可用無菌的生理食鹽水沖洗,或是事先請醫師開立抗過敏眼藥水隨身攜帶。
- 回家洗頭洗澡換衣服,可減少附著於身體頭髮上的花粉、灰塵等過敏原,也不致將過敏原帶到屋內或床鋪上。
- 除了驚嘆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外,可先認識一些易造成過敏症狀的植物。較不會引起過敏的樹木或花卉如:仙人掌、鳶尾花、玉蘭、玫瑰、鬱金香、芙蓉、天竺葵、雛菊、金魚草、櫻花樹。而較會引起過敏的植物如:槐木、西洋杉、楊木、楓樹、橡樹、松樹、牧草、柳樹等。
其實民眾也不用太過擔心,畢竟在台灣極少人有花粉症,若懷疑自己對某些植物花卉過敏,可找過敏專科醫師進一步抽血檢查。走馬看花逛花博,保持愉悅的心情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