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氏症候群的基因診斷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 兒童內分泌科主任 羅福松醫師

 

   身 材矮小的原因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腦瘤造成腦垂體功能不足外,其實大部分原因還是不明,在我的門診有一群外型像透納氏症的病 人,個子矮、八字眉、內眥贅皮、後髮緣低、脖子短、蹼狀頸、盾狀胸、手肘外翻、隱睪症、青春期延遲,但是染色體正常且男女都有,且一半以上伴隨有先天性心 臟病(肺動脈狹窄較常見),有部分會輕度智能不足,這是美國汝南博士(Dr. Jacqueline Noonan

)於1963年在美國兒科醫學會首先發現而發表的,故稱為「汝南氏症候群」(Noonan Syndrome) ,屬於自體顯性疾病,根據國外統計,平均1千至25百名活產嬰兒就有1例,並非罕見病例。

過去診斷此症候群主要都是靠病患臨床表徵,直至2001年十二月自然遺傳雜誌美國Tartaglia等人報告有22個無親屬關係汝南氏症候群病人中,有一半是因PTPN11基因突變所造成。接著,日本Kosaki等人也報告7個汝南氏症候群病人也是因此基因突變所造成。所以,2002年美國兒科研究(Pedatric Research)期刊也發表此基因為第一個診斷汝南氏症候群基因。我們也在長庚研究計畫支持及林如立、許薰惠醫師慷慨介紹病人下,於去年5月起率先國內各醫院以分子診斷技術進行確診,已找到12名病例、共9個家族為「汝南氏症候群」,突變位置分別在Exon 35位)、Exon 41位)、Exon 82位)及Exon 132位),其中T855GPhe285Leu)及G1493TArg498Leu)是未被發表的新突變。這些病人中,只有兩個家庭是家族性,包括1對姊弟和媽媽,另1對父子,其他7例為散發性個案。

仔細分析其中10個病人,年齡從2.0316.94歲,64女,身高除了一個2.03歲男孩目前身高正常外,其餘九位身高都很矮(-1.4-5.73SDS),骨齡延遲0.532.89年,大部分都有青春期延遲現象,體重偏瘦,7例伴隨心臟病(3例肺動脈狹窄及4例心房中膈缺損)、8例有輕度智能不足。9位作過胰島素/甲狀腺釋素及Clonidine測驗過,只有1位有生長素缺乏,但IGF-1IGFBP-3偏低,其餘腎上腺素及甲狀腺素均正常。

    PTPN11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type 11,位於染色體12q24.1,合成SHP-2蛋白質磷酸脢,總共有15Exon,依磷酸脢作用位置可分為N-SH2C-SH2PTP 領域(domain),汝南氏症候群病人發生胺基酸置換位置最多在N-SH2領域的Exon 3,次多為PTP領域的Exon 8位置,經功能分析是功能增進(gain of function)的改變。SHP-2參與各種細胞內訊息傳遞如MAP kinase Jak-Stat PI3 kinase等途徑及cytokine、生長因子誘發的細胞活存、增殖及分化的重要角色,此基因突變已證實與老鼠心臟半月瓣膜及肢體生成有關,此基因突變除了與汝南氏症候群有關,也有報告與皮膚科多樣黑斑/美洲豹症候群病人(multiple-lentigines/LEOPARD syndrome)、血液科病人少年型骨髓單核血球貧血(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anemia)或急性骨髓白血病有關,但與cardiofaciocutaneous症候群無關。

    汝南氏症候群病人常會有餵食困難而引起營養不良,據文獻報告分析151位病人(83位男性及68位女性)中,15%有輕度症狀(嬰兒時吸奶力道差,需要至少花1小時以上才能喝完),38%有中度症狀(嬰兒時除了吸奶力道極差外,而且常常嘔吐),24%有重度症狀(足月兒需要靠管灌兩星期以上)。經過研究發現是起因於胃-十二指腸間蠕動不良而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

    此外58%汝南氏症候群病人有容易不正常流血的體質,34%有輕度症狀(容易瘀青,輕微碰撞瘀青直徑超過5公分

),21%有中度症狀(手術如睪丸或心導管等有大瘀青,或術後如拔牙後流血超過24小時),3%有重度症狀(流血過多需要緊急輸血來維持生命)。所以遇到此種病人手術需要特別小心。

總之,我們使用分子診斷技術率先證實了PTPN11基因突變也是造成台灣汝南氏症候群病人的主要病因。希望此基因診斷能幫助醫師有更好的臨床診斷,進一步幫忙這些孩童。最後,再次感謝院方的支持才能執行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