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院外合作計畫

  • 基因研究組已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Dr. Betty及陽明大學翁芬華老師建立合作研究計劃。
  •   Professor Terry H. Beaty 任教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院,專精於利用統計遺傳分析方法探討複雜性多因子疾病之基因與環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多年來一直領導著國際性多醫療中心的非症候群唇腭裂遺傳流行病學研究,現在積極評估過去由全基因體研究得到之統計上具有意義的基因是否在臨床病例之發生中仍然存在有生物醫學上的角色。本院的顱顏醫療團隊早已被肯定為亞洲地區頗具代表性的參與成員,我們將緊追國際間同儕的研發速度,進一步落實唇腭裂基因變異於臨床醫療用途之中。另外,我們也和陽明大學翁芬華老師實驗室合作,建立了小鼠胚胎器官培養技術和人類慢病毒shRNA干擾系統,用以繼續探討唇腭裂基因調控腭胚突融合的作用機制。

  • 醫學影像組的合作對象為長庚大學萬書言教授合作顏面美學評估系統;清華大學資工所鄭復華教授開發應用於3D顎顏手術模擬之多層次(multi-scale)表達與計算模型系統。
  •   以目前顱顏中心進行中之計畫”正顎手術病人之型態研究、設計及追蹤評估”,計劃應用三維電腦斷層影像以及立體顏面光學影像來施行手術前的評估、計劃、和正顎手術模擬,係針對正顎手術病人為其研究對象,且目前所使用之影像分析處理軟體,其處理功能均為一般化之屬性,且對於每個病人其3D模型僅限於表面及靜態之模擬。

      對於顎顏手術的實際模擬所真正需要的並非只有在巨觀上的建模(例如皮膚,組織,頭顱,…等),還必須實際瞭解並分析巨觀與微觀(細胞層)各結構層間的關係。換言之,手術在巨觀結構上的作用對於微觀結構上的影響必須是可以被量測的,更重要的是,那些微觀結構所產生的反應對於巨觀結構的影響(例如由密度、形狀、顏色、張力、形變…等變化)也能被明確地預測。因此,必須建立一個表達方式(representation )能夠反映出在人類顎顏的微觀結構和巨觀結構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個計算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能夠用來預測手術在巨觀結構上的作用對於微觀結構上所造成的反應;以及預測那些微觀結構對於巨觀結構所產生的的種種影響。基於上述理由,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套針對整個顎顏手術之多層次模擬系統,除了提供醫師於手術前擬定與評估手術計劃以及進行手術模擬之外,進一步更可提供給病患預視術後的外觀(包含手術前後靜態外觀的變化以靜動態表情及動作的模擬),以期降低術後所產生的各種負面結果。

      然而,建立這一套系統必須建構在資訊工程與電腦圖學的理論基礎上,開發新的技術並解決現有軟體的限制與不足,進而將整個模擬過程整合在同一系統平台上,以達到未來延伸性的需求。

  • 組織工程組已與長庚大學化工與材料工程所陳志平教授開發軟骨及骨細胞支架,共同訓練博士研究生,發展顱顏臨床應用材料。
  • 幹細胞實驗室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廖俊仁博士合作支架開發,運用在動物與細胞實驗中。
  • 本中心分別於99年11月30日及100年1月18日至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拜訪陳建仁院士,並討論合作計畫相關事宜(環境賀爾蒙與台灣地區唇腭裂發生的相關性研究),此合作計畫也將邀請本院婦產科醫師共同合作,並邀請腎臟科林杰樑醫師擔任計畫顧問,給予環境賀爾蒙相關指導。期許能於今年2月底前提院內計畫。
  • 頒發顧問聘書

      關於環境賀爾蒙與台灣地區唇腭裂發生的相關性研究部分,我們打算先由婦產科開始胎兒先天畸型風險預測模式之建置,邀請孕婦於妊娠11-13週至醫院就診時即進行完整的胎兒和孕婦健康風險評估,收集分析病史、生化生理標誌和影像檢查資料,進一步地設計出細緻化的產前檢查篩檢項目及流程,並且由專業醫師持續評估、照護與追蹤胎兒及孕婦之健康狀況。唇腭裂是較常見的新生兒缺陷,通常是由於胎兒在母親懷孕第5周至第9週期間唇部和上腭發育受阻所致。一般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但是仍有些唇腭裂胎兒卻因為在母體中的位置關係而不容易檢查得到。因此一個完整的胎兒和孕婦健康風險評估基礎將有助於監控胎兒之生長情形以及遏止孕期併發疾病之發生率或減輕併發症發生之嚴重度。

顱顏醫學研究中心與美國德州西南醫學中心於2017年簽署學術合作交流備忘錄
長庚顱顏醫學研究中心︱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 醫療大樓B2F顱顏醫學研究中心︱電話: (03)319-6200 轉 3455
網頁負責人: 林秀霞博士︱E-mail:sharley@cgmh.org.tw︱網頁更新日期: 2022/01/21
Copyright © 2010-2021 Chang Gung Craniofacial Researc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